京劇花旦頭飾來源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6W
京劇花旦頭飾來源

京劇中的頭飾:包括人物的髮型和戴在頭上的各種飾物。它即作為演員表演、舞蹈的手段,也是表現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劇中各行戴盔帽的男性角色,一般都先戴包頭網子。若是不戴盔帽的,除有些醜行剃光頭之外,多用不同髮式表現。如魯智深、武松等用象徵帶發為僧的“大蓬頭”,一些妖怪人物戴雙抓髻蓬頭、天真兒童戴孩兒發或抓髻等。

還有一種表現人物遭受困境時所戴的“甩髮”,如《斬馬謖》中,馬謖在被問斬之前,《刺王僚》中,專諸在行刺時,都戴帥發,表現他們即將赴難的神態。又如 《野豬林》中,林沖在高俅的白虎堂上遭受無端陷害時,演員甩掉頭上的冠巾,甩髮陡然蓬起,當他跌坐在地上時,那帥發準確地垂落於背後的精彩動作,以及在松林中林沖被解差毒打時所運用的揚、抖、涮、轉等帥發技巧,把個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那種強壓怒火忍侮含恨的心情,揭示得十分深刻感人。

青衣、花旦的髮式有大頭、古裝頭、旗頭。 舞台上的中、青年婦女,不分身份和年齡一律梳大頭。其樣式是沿着上額貼若干假髮做成的“小彎”,兩鬢貼“大縷”片子,括出俊美的臉型。腦後梳橢圓形發纂兒,下綴數尺長黑色絲穗,名為線尾子表示烏髮垂肩、光頭淨面,格外端莊秀麗。未婚少女、侍女丫環則在發纂上梳一倒抓髻,下留辮穗,用以象徵她們是黃花幼女。另外,從鬢髮插花上看,夫人、小姐使用珠翠絨花小家碧玉使用絹花貧困人家婦女則包一塊綢布。如果是淪為罪犯人物,鬢邊還要留一縷散發。如《女起解》的蘇三、《六月雪》的竇娥等,用以表示人物在艱難時不事梳洗的窘態。

過去,許多演員還利用辮穗和鬢髮來表現人物,如梅蘭芳在《宇宙鋒》中的撕鬢動作,表現趙豔蓉氣急成瘋的心境。趙燕俠等在《鐵弓緣》中,運用耍辮穗、揉辮繩等細微表演,刻畫了陳秀英天真活潑、善良可愛的性格,都是很出色的範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