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滅亡的史料

來源:魅力女性吧 4.16K
李自成滅亡的史料

李自成1629年起義,1645年被殺。李自成失敗乃至被滅的過程:

吳三桂是明朝大官僚吳襄之子。吳襄的家產被李自成部下劉宗敏全部抄掉,連他本人也被逮捕下獄。

當時吳三桂正出任山海關總兵,手中有幾十萬大軍。

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攻佔北京後,建立了大順政權。大順政權一面出安民告示,讓大家安居樂業,一面嚴懲明朝的皇親國戚、貪官污吏。有人告訴李自成,如果能把吳三桂招降,既壯大了自己的力量,也解除了對大順政權的嚴重威脅。李自成覺得言之有理,就叫吳襄寫信給他兒子,派人送信給吳三桂。吳三桂收到父親的勸降信,倒猶豫起來:向起義軍投降吧,違背皇上的聖旨——吳三桂原來是明朝派到關外抗清的,駐紮在寧遠一帶防守,起義軍逼近北京的時候,崇禎帝接連下命令要吳三桂帶兵進關,對抗起義軍要不投降吧,北京已被起義軍攻破,起義軍勇猛善戰,兵力強大,自己不是他們的對手。再者,北京城內他的家屬財產,也捨不得丟掉,既然李自成託父親寫信來勸降,不如先回京城去聽聽風聲再行事。

吳三桂帶兵回北京,途中聽説父親被李自成抓去,家產也被抄,又聽説他最寵愛的歌伎陳圓圓也被起義軍抓走,氣得七竅生煙,立刻下令退回山海關,並且傳令要求將士們一律換上白盔白甲,祭奠崇禎帝,發誓要為明朝報仇雪恨。

李自成聽説吳三桂變了卦,拒絕投降,不禁怒火中燒,親自帶領20多萬大軍進攻山海關。吳三桂聽説李自成親自帶兵征戰,立即寫信請求清朝幫助他鎮壓起義軍。

此時,清朝6歲的順治帝剛即位不久,政事全由他的叔父多爾袞主持,稱為攝政王。清朝早就想進佔中原,但始終未能進關。

當多爾袞接到吳三桂的求救信後,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欣然同意,隨後,他親自帶領10餘萬騎兵,馬不停蹄地向山海關進發。

多爾袞部隊到達山海關外,吳三桂早就帶着500個親兵出關迎接。他見了多爾袞,就像兒子見了親孃熱老子一樣,撲通跪倒在地上,聲淚俱下地哀求多爾袞替他報仇雪恨。多爾袞滿口答應。吳三桂將多爾袞請進關裏,大擺酒宴,盛情款待,雙雙祭拜天地,結盟共同對付起義軍。

李自成的起義軍如排山倒海之勢,從南面徑直向山海關邊壓去,20多萬大軍依山靠海,擺開一字形陣勢,浩浩蕩蕩,一望無際,十分壯觀。多爾袞從城頭窺望如此堅強的陣容,嚇得三魂丟了兩魂。但他畢竟老謀深算,料想李軍不好對付,就叫吳三桂做前鋒,清軍做伏兵。多爾袞自己和幾名大將則遠遠地躲在後面觀戰。

兩軍對峙。吳三桂的兵剛一出城,起義軍立即分成左右兩翼包抄,把吳三桂和他的隊伍團團圍在中間。吳三桂竭盡全力,始終衝不出包圍圈。李自成的起義軍愈戰愈勇,明軍傷亡慘重。吳三桂急紅了眼。

俗話説,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在雙方激烈交戰的時候,突然,天昏地暗,狂風大作,海邊沙地被颳得塵沙飛揚,灰濛濛,霧重重,對面伸手不見人。多爾袞認為時機已到,命伏兵全體出動,幾萬清兵喊殺聲震耳欲聾,向起義軍發起突然襲擊。李自成起義軍猝不及防,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搞不清從哪兒來的這麼多敵人,慌亂中陣勢也全亂了。直到風小天晴,定睛一看,才清楚是留着辮子的清軍和明軍聯合起來攻打起義軍。

清兵已衝進關口,李自成想穩住陣腳,指揮抵抗,但為時已晚,只得傳令後撤。明清兩軍裏外夾攻,起義軍損失慘重。李自成見此情景,帶領部分將士且戰且退。吳三桂依仗着清兵的強大攻勢,緊緊追擊。李自成起義軍撤回北京,元氣大傷。

李自成回到北京後,即在皇宮大殿裏舉行即位典禮,接受文武官員的朝拜,第二天一大清早就率軍離開京城,向陝西方向撤退。後來,吳三桂和清軍將領阿濟格聯合,率軍繼續追擊,起義軍又遭到巨大損失,李自成退出西安,在湖北通山縣又受到當地的一股地主武裝的突然襲擊,李闖王英勇就義了。

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帶領清兵,在李自成離開北京的第三天,就耀武揚威地開進北京城,1644年10月,多爾袞把順治帝從瀋陽接到北京,定北京為清朝國都

李自成,1606年出生於陝西米脂,原名鴻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1643年,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次年建立大順政權,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1644年,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山九宮山元帝廟遭村民誤殺。

李自成出生在米脂李繼遷寨,少年喜好槍馬棍棒。父親死後,他去了明朝負責傳遞朝廷公文的驛站當驛卒,負責照看馬匹,後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

1628年冬季,李自成因還不起債務,差點丟掉了性命。他被朋友所救,撿回了一條性命,後殺死了債主,並將與他人通姦的妻子殺害,逃亡到甘肅甘州投軍。

1929年,李自成因欠餉問題殺死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發動兵變。兵變後,轉戰漢中,又參加了王左掛的農民軍,與明軍展開了多次戰鬥,後金也開始了入侵。

1633年,李自成率餘部東渡黃河,在山西投奔了"闖王"高迎祥。同年,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被明軍圍剿,被迫逃到河南。

1635年,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率部攻下河南直隸鳳陽,掘明皇室的祖墳,焚燬朱元璋曾經出家的"皇覺寺",殺宦官六十多人,斬中都守將朱國相。

因爭奪鳳陽皇宮的俘虜小太監和鼓吹樂器,李自成與張獻忠結怨,李自成分軍西走甘肅。

1636年,高迎祥從子午谷進攻西安時兵敗被新任陝西巡撫孫傳庭所殺。高迎祥殘部投奔李自成,李便被推為“闖王”,繼續征戰四川、甘肅、陝西一帶。

1637年,張獻忠兵敗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帶着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

1638年冬,李駐紮在富水關南的生龍寨,並娶妻生子。

1639年,李自成從商洛山中率數千人馬殺出,然後勢如破竹,一路攻入河南。他因為收留饑民,使得軍隊在短時間內發展到數萬,之後提出“均田免賦”口號。

也因此,“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在民間傳播開來。

1641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攻克洛陽後,殺死了萬曆皇帝的兒子朱常洵,將他的肉與鹿肉一起烹煮,名為"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

此後,李自成先後殺死陝西總督傅宗龍、汪喬年,並打敗了陝西巡撫孫傳庭,佔領陝西全省。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以李繼遷為太祖,建國號"大順"。同時,他開始了東征北京之路。

李自成率軍一路進京,幾乎攻無不克,於當年3月19日攻破紫禁城,且逼得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史稱甲申之變。

1644年4月21日,吳三桂與滿清聯手擊潰李自成。李自成兵敗後逃到京城稱帝,並怒殺吳三桂家大小34口,並於當月30日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開始由山西、河南兩路逃往西安。

在逃亡過程中,由於軍隊的節節敗退,很多投降李自成的原明朝將領復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於是疑心日盛,終於妄殺李巖等人,致使人心離散。

1644年十二月,清軍出擊潼關,李自成列陣迎戰。次年,清軍以紅衣大炮攻破潼關,李自成採避戰的方式流竄,經鄧州、襄陽,入湖北,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然而,左良玉在前往南京的路途中病亡。

1645年4月,李自成被清軍一擊即潰,後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被忠於明朝的地方民兵殺死,屍首不知何處。

但是,李自成究竟是怎樣死的,卻一直存在爭論,最具有傳聞的是:他是被劉陸然、吳三桂鏖戰致死,勇挫李自成20萬大軍。

李自成是農民革命史中一員,他從陝北發動革命,以抗糧均田為號召,轉戰10餘年,終於在1644年3月推翻了明朝的統治,足以名留史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