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任用商鞅變法 - 廢除了什麼

來源:魅力女性吧 2.44W
誰任用商鞅變法 廢除了什麼

戰國時期,公元前356年,秦國的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一場廢除奴隸制度、確立封建制度的地主階級改革,廢除舊的奴隸制,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商鞅變法具體內容包括獎勵軍功、重農抑商、嚴刑酷法三個方面。

獎勵軍功的首條措施就是“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這條法令從根本上打破了貴族仗着自己和領導是親戚就世世代代佔有優勢政治地位的局面,而是拿軍功作為標準來分配金錢和利益。社會地位也是用軍功來衡量的,而不是以財富來衡量。

在經濟方面,商鞅變法,一方面是重農,另一方面是抑商。農業方面是廢井田、開阡陌,按照田地面積統一收取賦税。商鞅變法就是要廢除“井田制”,准許農民開墾新天地,准許他們耕種土地,而且還可以自由買賣土地。國家不管誰在耕地,只管按畝收税。這樣來,公家和私人都得到了好處,生產力就得到了解放。

對待商業,商鞅的新法規定:對致力於本業,生產糧食布匹多的人,免除他們的賦役。而不務正業,因為懶惰而貧窮的人,全家都會被收為國家奴隸。在商鞅眼裏,那些捨本逐末熱衷於商業的人,都是一些動機不純、好吃懶做、投機取巧、四處鑽營的人。對於這樣的人,一定要嚴厲打擊,決不姑息。

商鞅還制定了許多針對老百姓的嚴刑酷法。把老百姓按户組,五家為保,十户相連,只要有一個人作奸犯科,所有人都逃脱不了干係向官府報告和揭發違法行為,就相當於在戰場上砍下了敵人的腦袋,立了大功而不去告發或者藏匿違法者,就相當於在戰場上向敵人投降,要處腰斬之刑。

擴展資料

商鞅變法的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是分封制崩潰、中央集權制確立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原有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的階級的產生。

新興軍功地主階級隨着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從而引起了社會秩序的變動。因此,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

戰國初期,秦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和賦税改革,都晚於其餘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齊、楚、燕、趙、魏、韓六個大國。為了增強秦國實力,在諸侯國的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和不被別國吞併,秦孝公引進人才, 變法圖強。

誰任用商鞅變法,廢除了什麼

秦孝公嬴渠樑(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趙氏 ,《越絕書》作平王, 《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樑。 秦獻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在位期間重用衞鞅(即商鞅)實行變法,商鞅自衞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誰任用商鞅變法,廢除了什麼

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

秦孝公聽從商鞅的建議,決心改革舊制度,實行商鞅提出的新法令。貴族大臣們知道後,都表示反對,勸阻孝公不要聽信商鞅。面對這麼多的反對派,孝公也感到事情難辦,他把大臣們召集到一起,開了個辯論會。反對變法的大臣陳説了許多理由,都被商鞅一一反駁,他們雖然心裏不服,但卻説不出什麼道理來。孝公非常高興,當即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授予他推行新法令的大權,叫他儘快把變法方案制訂出來。並且宣佈:誰再反對變法,就治誰的罪。這樣,那些大臣都不敢作聲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