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父和公劉的關係

來源:魅力女性吧 1.1W
古公亶父和公劉的關係

周朝人的祖先是后稷,后稷的兒子是不窋(zhú 或kū),不窋的孫子是公劉,公劉的九世孫是古公亶父。《詩經》見證了不窋、公劉和古公亶父開國的艱難歷史

公劉時代

公劉是不窋的孫子,他自詡為黃帝正統,不屑和戎狄雜居在一起,就把部落從西北往回遷徙,定居在了豳州,在今天陝西省咸陽市的彬縣。彬縣也稱為古豳州,但是仍然沒有脱離開戎狄,與戎狄相鄰而居。公劉時代,基本上處於半農半牧狀態,馴化出了家豬。《詩經·公劉》記述了公劉帶領族人發展農業生產的史實。公劉以後的子孫八代都居住在豳州,與戎狄之間摩擦不斷。

古公亶父時代

古公亶父是公劉的第九世孫。古公亶父的時候,部落的生活條件仍然是十分艱苦。周朝人在他們的開國史詩《綿》中寫道:“古公亶父,陶復陶宂,未有家室。”就是古公亶父帶着族人們挖窯洞,沒有宮室居住。

古公亶父雖然脱離了戎狄,但豳州畢竟緊挨着遊牧民族。由於戎狄的不斷侵襲,古公亶父在豳州無法立足,不得不再次遷徙。可天下之大,哪裏才是安家之處呢古公亶父率着一眾族人,信馬由韁,順着漆水往西南方向逃難而去。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水滸”是水邊的意思,就是順着水邊往西走。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書名就是取自這首詩。明朝的施耐庵在開始寫作的時候,把書名暫定為《江湖豪客傳》。可是,這書都快寫完了,施耐庵是還沒有想出一個滿意的名字。他的學生羅貫中看見了,就給他念了“率西水滸,至於岐下”這句詩,推薦了“水滸”這個書名。施耐庵一聽,拍案叫絕。“水滸”一詞,正好與梁山的八百里水泊相合。古公亶父不堪西戎的欺壓,“率西水滸”,終於在周原找到了出路。而水泊梁山不正是那些好漢的理想出路嗎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水滸傳》。

古公亶父一大早就騎上他的馬,率領着族人順水前行。歷盡了千辛萬苦,跋涉了100多公里,終於來到了岐山腳下的周原。古公亶父見這裏土地肥沃,水源豐富,野菜甜美,就用龜甲卜了一卦。卦象顯示:“曰止曰時,築室於茲”。於是,周人就定居在了周原。周原位於陝西關中平原的西部,在今天寶雞市的扶風和岐山一帶。從此,古公亶父的部族就被稱為了周人,定國號為“周”。周原也成周人滅商的大本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