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全文解析

來源:魅力女性吧 1.46W
敕勒川全文解析

 《敕勒川》解析:

全歌僅37字,膾炙人口,青春永駐,這跟它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功也分不開。

    首先,動靜相諧,粗細互補。前面寫靜景,大筆觸勾勒,大色塊塗抹,猶如油畫畫面,粗獷有力而又寧靜深邃。“風吹草低見牛羊”,似吹皺一池春水,“吹”、“低”、“見”三字工筆細描,境界跳出,象電影復迭鏡頭,有層次地使無邊無際、富饒豐盛的大草原飛動起來。令人歎為觀止。

      其次,虛實相生,情景相依。作者實寫草原風光,虛寫身在其中、引吭高歌的牧民。實寫包孕豐富,虛寫含蓄雋永,皆耐人尋味。再説,歌手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對養育自己的故鄉滿懷深情,對自己的民族充滿自信,所以看似平靜的寫景中包含熾熱的感情,歡樂,讚賞、愉快、幸福、自豪……紛至沓來。情緣景生、景因情美,它在我國古代民歌中是獨具風采的。    

        再次,風格質樸自然、豪放剛健。由於各種原因,敕勒族的民族性格與南方不同。他們佔樸質直,據《北史·高車傳》:“其畜產自有記載,雖闌縱在野,終無妄取。”“質直,勇健過人。”他們豪放樂觀,愛好自由,雖處於艱苦的自然條件下,卻能歌善舞,開朗達觀。“男女無大小,皆集會。平吉之人,則歌舞作樂。”對北魏王朝的苛求,“不任役使”,有“寇難,翕然相依”,堅決反抗。他們團結一心在冰天雪地中建設出美麗的家鄉。這些民族氣質給這首民歌烙下了印記。

    全詩樸實無華,不事雕琢,寫浩渺藍天則自然想到“穹廬”,寫草原美景,則自然想到“牛羊”、牧“草”,渾然天成,和諧自如。抒情則直抒胸臆,一氣貫注,雄渾奔放。所以南宋王灼在《碧雞浸志》中讚揚它“能發自然之妙” 清代沈德潛稱頌它“莽莽而來,自然高古,漢人遺響也。”可見文藝創作保持民族作風與民族氣派多麼重要。還應一提的是,譯者對牧民的生活與精神世界都很熟悉,譯文既尊重原意,又做到文字簡樸,線條明朗,色彩鮮豔,聲音響亮,“下”、“野” (ya),“蒼”、“茫”、“羊”押韻,十分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