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的人會一直幫你是什麼定律

來源:魅力女性吧 1.4W
幫你的人會一直幫你是什麼定律

“成本定律”,因為曾經幫助過你,與你打過交道,並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覺得你是值得。

當一個人投入了一定的時間與精力去幫助別人時,他認為,他是付出了成本的。

如果你再次遇到困難,那個一直關注你的人,還是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再次為你提供幫助。

幫你的人會一直幫你是什麼定律

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情況下如果你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有自己的父母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一定會義無反顧地來幫助你,有時候甚至會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來進行幫助,而且不計較次數,因為父母期望你過得好,但作為做子女的一定要做好自己,來報答父母的恩情。

幫你的人會一直幫你是什麼定律

生活中,要使某個人喜歡你,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這會讓別人感受到被認同和尊重,能夠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富蘭克林效應:幫助過你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很久之前富蘭克林還只是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名州級議員,想爭取到另一名國會議員的認同與支持。然而,富蘭克林不願意卑躬屈膝地向對方示好。他選擇了一個獨特的方式。因為他聽説這位議員收藏了一本非常罕見稀奇的書,富蘭克林寫了一封信,很客氣地説:“我特別想欣賞拜讀一下,能否借我幾天”這位議員二話不説便把書送了過來,富蘭克林則於一周後歸還,並附上了一張紙條,表達他的感激之情。

沒想到,在下一次國會會議中,這位議員主動找富蘭克林談話,還非常客氣,是之前從未發生過的事,還在很多事情上表達對富蘭克林的認同。於是他們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這種友誼持續了一生。

富蘭克林説:“曾經幫過你一次忙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忙。

想取得一個人的支持,尤其是圈子外的人的支持,那就先找他幫個忙,事情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這種神奇的現象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效應指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換句話説,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如果想得到別人的好感,主動開口是沒壞處的。

1969年,心理學家瓊·傑克和戴維·蘭迪決定親自上陣,檢驗一下這個有二百年曆史的“富蘭克林效應”在20世紀是否同樣適用。

於是他們安排了一次知識競賽,讓所有的參與者贏了一筆小錢。

競賽結束後,一名研究人員向其中三分之一的參與者們表示:他是用自己的錢來組織的競賽,現在他沒錢了,能否請他們把錢退還給他。

一名祕書向另一組三分之一的參與者們表示:這是由心理學實驗室贊助的競賽,現在實驗室資金短缺,能否請他們把錢退還。

實驗過後,所有的參與者們都被要求填寫了一項問卷調查,分別給研究人員和祕書打分。

實驗結果證明:研究人員的分數遠遠高於祕書。而且願意把錢退回來的參與者,所給出的分數遠遠高於不願意退錢者。“富蘭克林效應”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讓討厭你的人喜歡你的有效方法是,想辦法讓他幫助你。

有些人會利用這樣的“民間智慧”來操縱人。

比如,有人總是讓你不斷的幫助他,僅管你常常覺得很為難甚至很痛苦,但是你就是“根本停不下來”,因為很可能每一次你都在找理由安慰自己,其實我是非常在意這個朋友的或是非常喜歡這個人的,每一次你都在找理由。

而很可能你只是被有心之人“操縱”了。

當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其實去找那些幫過我們的人會更明智一些,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更可能再次幫助我們,而那些我們幫助過的人,未必肯伸出援助之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