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陰奉主題

來源:魅力女性吧 2.54W
二泉映月陰奉主題

(二胡曲)

1978年,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應邀擔任中央樂團的首席指揮,他指揮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和絃樂合奏《二泉映月》(改編),當時,小澤征爾並沒有説什麼。

第二天,小澤征爾來到中央音樂學院,聆聽了該院17歲女生薑建華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説:“如果我聽了這次演奏,我昨天絕對不敢指揮這個曲目,因為我並沒有理解這首音樂,因此,我沒有資格指揮這個曲目……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

《二泉映月》是一首堪稱世界名曲的二胡獨奏曲。但是,它最初連名字都沒有,是偉大的盲人音樂家華彥鈞(阿炳)即興創作的。

當年,雙眼失明的阿炳每天揹着琵琶,拉着二胡,在無錫街頭賣藝。他頂着烈日,或者冒着寒風,走街串巷,從清晨拉到深夜,卻連温飽都不能求得。深夜時分,他拖着疲憊的身體,拉着這首自己創作的樂曲,走在被昏黃的路燈照着的小巷,滿腹的辛酸、滿腔的憤怒,都化在這哀怨的旋律之中。

1950年,音樂史家楊蔭瀏、曹安和專程到無錫為阿炳錄音。當時,阿炳已經三年多沒有拉琴了,連二胡的蟒皮都被老鼠咬破了,還是楊、曹二人為他借來了二胡和琵琶,阿炳練習了三天,錄製了《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三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曲。

這首《二泉映月》,在錄製的時候還沒有名字,後來聯想到無錫著名的惠山第二泉,把它命名為《二泉映月》。

二泉,在無錫西郊的江南名山惠山上,水質極好,被唐代“茶神”陸羽評為“天下第二泉”。這裏泉聲淙淙、風景秀麗,阿炳當年常常到這裏來拉琴。

《二泉映月》究竟表現的是什麼主題,應該怎樣來理解它的意境,現在卻眾説紛紜,莫衷一是。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並非着意在描寫二泉映月的美景,但又與二泉風光有密切聯繫。

樂曲一開始,是一段低迴宛轉的引子,第一樂句節奏很自由,像一陣夜風拂過。接下來的旋律,一下子把人們帶到惠山的二泉,但是這時已是月白風輕、夜闌人靜了,一切都籠罩在迷濛的夜色之中,月光下的二泉,很美,但是很冷,是一種讓人心悸的清冷

異常優美的主題在中音區響起,在令人心醉、也令人心碎的旋律中,我們似乎看到貧病交加的作者,坐在泉邊,走在小巷,他的心中,充滿對人生的無奈和生活的無助所引發的無限哀怨。接着,旋律向高音區流動,情緒變得激昂。生活中的阿炳並不是一個弱者,他不停地用音樂與痛苦的人生進行着不懈的鬥爭,但他的力量畢竟太渺小了,所以他迸發出的憤怒中,又帶有幾分落寞和無奈,使這一段音樂在激昂中又充滿一種悲涼的滄桑之感。

這樣的主題作了五次變奏,不僅是在節奏和旋律上作了許多華麗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通過擴展、壓縮等手法,加深了對主題的刻畫,在無限的痛苦和悲憤之中,我們又可以明確地感受到作者頑強抗爭、孤傲不羣的精神,讓作品並非一味地悲,一味地憤,也帶給人以光明和希望。這也正是這首樂曲能夠引起國人的共鳴,甚至蜚聲海外,成為中國民族音樂代表的精華所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