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紀念館深度解析

來源:魅力女性吧 2.25W
百團大戰紀念館深度解析

今年的春天似乎來得早了些。三月的獅腦山已經是春色怡人,漸暖的天氣、漸綠的枝葉,送來了温暖的氣息。這片革命將士們曾經拋頭顱、灑熱血的紅色熱土上,百團大戰的故事廣為傳頌。靜靜矗立在山之巔的百團大戰紀念館,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又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百團大戰——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戰役,也是振奮了中國人民抗日精神的一場戰役。

1940年,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華,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為挽救時局,遏止投降逆流,粉碎日本侵略者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在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指揮下,以正太鐵路為重點,105個團、20多萬人參與,於當年8月向日軍堡壘密佈的2500公里交通幹線發起破襲戰。這就是名震中外的百團大戰。

如今,硝煙早已不見,青山碧水環繞,獅腦山風光旖旎。但作為百團大戰的主戰場之一,獅腦山峯頂形如刺刀直插雲霄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穩如基石堅不可摧的百團大戰紀念館,仍在提醒人們時刻銘記着,81年前發生在這裏的偉大戰役。

百團大戰紀念館建於1995年,1997年入選中宣部命名的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0年,在百團大戰紀念碑以西400米的位置建了新館。新館高12.34米,佔地面積3232平方米,外部形體以“基石”為核心設計理念,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了全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如堅不可摧的基石,托起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脊樑。館內通過浮雕、展品等元素,再現了偉大中華兒女的戰鬥和生活情景,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展陳百團大戰內容的綜合性紀念館,並向公眾免費開放。

走進百團大戰紀念館,看着一件件佈滿歲月痕跡的實物、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彷彿又看到了一隊隊八路軍戰士正向我們走來。

1940年8月20日晚,八路軍兩個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西峪村礦警隊之後,連夜佔領獅腦山,構築工事,防止敵人西進增援。從21日凌晨開始,日軍先後糾集近2000名日偽軍,出動飛機近百架次,連續對獅腦山上八路軍的陣地發動數十次進攻。八路軍戰士英勇頑強,冒着連綿秋雨,忍着飢餓,鏖戰六晝夜,斃敵400餘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為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全面勝利立下首功。

多年後,時任八路軍總部作戰科科長的王政柱回憶,正太路破襲戰打響的第三天,向總部報告戰鬥進展的電報紛至沓來,他根據部隊番號統計參戰部隊,唸到一百零四、一百零五個團的時候,當時的副參謀長左權打斷了他的話,提出叫“百團大戰”。彭德懷立刻表示贊同,由此有了“百團大戰”的説法。

1940年9月5日,毛澤東看到戰報後致電彭德懷:“百團大戰真是令人興奮!”

八路軍總部曾連續3天發佈《捷報》,向全國介紹獅腦山戰況。彭德懷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總結中,表揚“守衞獅腦山的部隊英勇頑強”。第一二九師參謀長李達讚揚道:“這個戰鬥不僅説明我軍攻如猛虎,而且守如泰山,大煞了所謂‘赫赫皇軍’的威風。”

“全館總計展陳文字5.5萬字、圖片展板402張、文字展板161張、文物228件。”講解員介紹,館內分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展覽分序廳、前言、號角吹響、“運籌帷幄戰略佈陣”、“百團出擊破襲交通”、“乘勝追擊攻堅據點”、英雄合擊反敵“掃蕩”、“輝煌戰績永載史冊”、百團大戰大事記、從百團大戰中走出來的開國將帥、尾廳和結束語等部分。

歲月流轉,歷史足跡不容磨滅時代變遷,英雄精神代代相傳。

作為陽泉的一張紅色名片,百團大戰紀念館自建館來,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省國防教育基地”“山西省廉政教育基地”“陽泉市廉政教育基地”“陽泉市黨性教育基地”,年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已成為全省乃至華北地區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教育基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