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秦腔和陝西秦腔的區別

來源:魅力女性吧 2.04W
甘肅秦腔和陝西秦腔的區別

     陝西秦腔和甘肅秦腔的不同:

     (一)甘肅秦腔

     經過漫長的歲月,秦腔也形成了兩大流派,即陝西秦腔和甘肅秦腔,甘肅秦腔在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了 “東南西北”四個流 派,東派甘肅秦腔演變成了豫劇,向北發展衍生出晉劇。甘肅秦腔有着極強的舞台氣氛,對秦腔演員提出了很高要求,較為重視表演技術的運用,從行當上來看,甘肅秦腔比較重視鬚生以及花臉的發展,從唱腔上來看,不如陝西唱腔響亮,甘肅民眾對秦腔的愛好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東北人對二人轉的熱愛。從音樂旋律來看,甘肅唱腔非常符合“錯用鄉語”特徵,這一點對當地方言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從以往的甘肅秦腔戲曲班子演出方式中,我們能夠獲知,一般是以曲子為開場,後將詞填入到曲子中,當地民眾將這種演出方式稱之為“風雪攪”。到了清朝末年,有學者將陝西秦腔稱之為“秦腔”,將甘肅秦腔稱之為西腔。

      秦腔有着完整的戲劇臉譜,在表演風格,曲調變化上有着自己 獨特的風格,有相關文獻證明,甘肅秦腔是秦腔藝術的分支,史料 記載系秦腔主要是以煙火戲,神道戲而著名,格調偏硬。但從這一 點上來講,與陝西唱腔的生旦對唱風格有着極大不同。

      和陝西秦腔相比較,甘肅秦腔較為高亢,表現出了隴南地區 人們的豪爽、大方,同時也驗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俗語。

      甘肅秦腔在詞曲上和陝西秦腔有着很大區別,例如在戲曲 《斬秦英》中就能夠被充分説明。在陝西地區,唐王的唱詞是: “我大唐開國來祥瑞縷現……”利用較長篇幅來表寫唐朝歷史背 景,唱了很久才涉及到劇本本身的內容,稍顯主次不分。很顯 然,這種安排是不符合常規的。《斬秦英》是一部短折戲,並無 必要將過多的背景介紹加入到其中,甘肅秦腔中的《斬秦英》開 頭則這樣敍述:“秦駙馬掛帥在邊關……”通過這種方式,除了點名歷史背景之外,還能夠順利進入到主題

     甘肅秦腔是以耿家臉譜為代表的,耿忠義是甘肅秦腔花臉的鼻 祖,在耿忠義的一生中,他以自己身體條件為基礎,取他人之長, 對唱曲進行了完美演變,在秦腔的唱腔,演出方式,服裝,扮相上 均有突破,令其扮演出來的角色,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陝西秦腔

      陝西秦腔唱腔有着高亢的特點,要求演唱者使用真聲演唱。 陝西秦腔主要由“彩腔”以及“板路”構成,這兩部分都有歡音和苦音區別。苦音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代表陝西秦腔的特徵,該音調適合表現在悲涼,懷念的基調之中。歡音腔則常用於表現歡快的氣氛。板路的形式主要有6種,即慢板、二六板、二倒板、箭板、滾板、帶板。彩腔別名二音,多用在情節巔峯之處。在清 朝末年以前的陝西秦腔,又稱西安亂彈,是

      以重唱形式而得名 的。在一些戲曲中生角的亂彈長達數十句。如《斬李廣》中的 “七十二個再不能”便要唱上72句。陝西秦腔中的花臉中最難的莫過於“將音”與“嗷音”,聲調高亢,如果能夠唱好,就可以稱之為名家。

      從表演上來看,陝西秦腔方式非常特別,其自身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淨醜”每個角色下屬支系有很多。從表演形式上來 看,陝西秦腔的技藝也極為豐富,經常使用的有拉架子,撲跌, 掃燈花、轉椅等。對於神話戲劇的表演形式則更為奇特。比如説 戲劇《黃河陣》中,就要運用多達5種的道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