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我國少數民族樂器

來源:魅力女性吧 5.19K
三種我國少數民族樂器

壯族:田螺笛

壯族擬聲田螺笛,在靖西等地歷史悠久,只是多年來沒引起人們注意。田螺笛的製法很簡單。只要選擇大個田螺,剪掉尾部尖端處為出音孔,去掉內肉,在離大口處約2釐米處開一笛孔貼上笛膜即可。吹奏時嘴貼笛口,模擬歌曲調子進行吹唱,聲音經笛膜震盪,變成笛音由出音孔傳出,音質既像男低音,又具有喉管樂器的聲音。田螺笛可吹奏民間曲調和壯劇、巫倫等曲調,與壯族馬骨胡、葫蘆胡、葫蘆琴搭配演奏音色更佳。

景頗族:吐良

吐良是景頗族民間的一種吹管樂器。流行於雲南景頗族人民中。竹製,管身長短及大小等形制不一。有用粗細相差不大、長度相等的兩支竹管相接而成也有用一支長竹,中間開一吹孔。管身無指孔,憑管筒泛音與管口兩端的開閉而發出高低不同的音,音域可達兩個八度。可以伴奏或獨奏民間音樂。

演奏時,左手拇指置左管口,右手掌心置右管口,兩手做各種悶、放組合,並配合以吹氣的力度變化,可奏出兩個八度以上的音。它多用於獨奏或民間集體舞伴奏。樂曲如《豐收調》、《山鳥鳴》。多為景頗族使用。

哈薩克族:斯布斯額

斯布斯額,是哈薩克族邊稜氣鳴樂器。管身原用草原上或背陰山坳裏生長的一種粗壯的蘆葦製作,現多用楊木、松木或氈房的蓬杆製作。管身一般長50釐米、管徑1.5釐米,管體中空,無簧哨裝置。管身上開有三個或四個按音孔,管上端將外壁削薄作為吹口,管外捆紮羊腸或細繩,以防氣候乾燥管身開裂,起保護作用。

一、葫蘆絲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髮源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常用於吹奏山歌、農曲等民間曲調。

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其音色獨特淳樸,外觀樸實、精緻,簡單易學,受到許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

二、咚巴拉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

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絃或鋼絲絃,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三、馬頭琴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絃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

馬頭琴是蒙古民間拉絃樂器。蒙古語稱“潮爾”。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迴宛轉,音量較弱。

相傳有一牧人為懷念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絃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爐王出鋼記》詩:“牧區的人們聽説鋼花噴,蒙古包里拉起了馬頭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