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痂之癖的故事

來源:魅力女性吧 1.19W
嗜痂之癖的故事

嗜痂之癖的歷史典故

劉邕是南朝宋開國功臣劉穆之的孫子,劉慮之的兒子,繼承了劉穆之的爵位。這個人有嚴重的“異食癖”也就是嗜痂之癖,愛吃人身上的瘡痂,認為這東西跟鮑魚的味道差不多。他到朋友孟靈休那裏做客,孟靈休剛患過灸瘡,牀上有掉落的瘡痂,劉邕看見後,竟當着孟靈休的面,撿起來吃了。以至於讓孟靈休很是吃驚

一、嗜痂之癖的歷史典故

劉邕是南朝宋開國功臣劉穆之的孫子,劉慮之的兒子,繼承了劉穆之的爵位。這個人有嚴重的“異食癖”也就是嗜痂之癖,愛吃人身上的瘡痂,認為這東西跟鮑魚的味道差不多。他到朋友孟靈休那裏做客,孟靈休剛患過灸瘡,牀上有掉落的瘡痂,劉邕看見後,竟當着孟靈休的面,撿起來吃了。以至於讓孟靈休很是吃驚。

但吃驚過後,接下來發生的事更讓人不堪想像——孟靈休居然把身體上還沒有掉落的瘡痂也摳了下來送給劉邕吃。這場面是怎樣一種情景?想想就讓人作嘔。這樣一來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孟靈休開始渾身流血。劉邕走後,靈休給何勖寫信説:“劉邕日前光顧(我)被吃,於是(導致)渾身流血。”但劉緦尤感不盡興,於是又命令所屬南康郡的二百多名官吏,不論犯人有無罪過,每人都需輪番挨鞭,直至傷成瘡痂,剝落供其食用,嗜痂之癖已經趨近瘋狂。

魏晉之際,講究個性張揚,所以名人多“作怪”,多有匪夷所思的行為。劉邕生活在南北朝時期,去魏晉不遠,想來仍慕先朝遺風,或許也想學學王猛“捫蝨而談”的把齷齪當瀟灑,把嗜痂之癖當獨特以傳名後世,也未可知。

二、嗜痂之癖的歷史真相

從《南史》與《宋書》的記載看,劉邕到孟靈休家大吃痂殼,並非孟靈休之敍述,他只説劉邕到他家後“見啖”,弄得他渾身出血,並未涉及吃痂殼之事。然則孟靈休此語,可能是一種形容,一種曲筆,形容因劉邕之光顧,要招待可能還有不得不贈送的緣故而弄得他才窮力竭,遍體鱗傷,從而表示他的不滿與憤慨。

直到今天,人們還用“出血”形容金錢的付出。後來人們因孟靈休此信,訛傳劉邕大吃孟的痂殼。劉邕之嗜食痂殼,所藴含的真實意思,大約是他對屬下及百姓的考掠敲剝,不僅孟靈休,《南史》説“南康國吏二百許人,不問有罪無罪,遞與鞭,瘡痂常以給膳。”因為南康國相曾經得罪過他,那裏的大小公務員不管有罪沒罪,被他打個遍,他們的瘡痂也被他吃個遍。

士卒中有個患毒瘡病的人,吳起用嘴替他吮出膿血。這個士卒的母親聽到此事後,大哭起來。有人問他説:“你的兒子是個士卒,吳將軍親自替他吮膿血,你為何啼哭呢”士卒的母親説:“不是因為這個啊!以前,也是吳將軍為他父親吮過毒瘡的膿血,他父親就在作戰時有進無退,終於戰死在敵陣之中。吳將軍現在又為他的兒子吮膿血,我不知道他又將死在哪裏,所以悲傷地哭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