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路多寬

來源:魅力女性吧 2.56W
古代大路多寬

秦直道古代時寬50米。

比現在的高速公路還寬,真是厲害哦,古人當時用落後的工具應是在山頂和沙漠草原中修築出這條道路,其速度之快工程之艱鉅,的確稱得上是世界工程,加拿大陸能夠運輸秦朝軍隊和軍用物資,在防禦匈奴族入侵官中具有很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

秦直道從秦始皇35年開始修築,全部用黃土夯實,其實就是一條黃土路,歷時兩年半完成,全長736公里,起點是咸陽,終點是在內蒙古包頭附近,秦始皇為什麼要修建這條道路呢主要是當時的匈奴對秦朝有一定的威脅,秦始皇為了抗擊匈奴,令蒙怡率領30萬人修成這一條道路。

秦始皇統一天下了之後,以馳道 為主修築了全國交通幹線。道路的質量標準是:路面約70米寬路基比兩側地面高,降雨的時候及時排水,把路面用鐵錘夯實每隔三丈,即10米種一棵青松 皇帝出行時使用路中央三丈,兩邊開闢人行旁道每隔十里,即5000米,修建一座亭,讓各個區段好管理,同時供信件的傳送。這個標準用在現代也非常周到靠 譜。

古代道路的發展在唐朝進入極盛時期。當時的京城長安可是聞名中外的大都市,與今天紐約的國際化有得一拼。唐朝有水路運河連接東部 地區,而且是縱橫國內與連通國際的陸路交通樞紐。到了宋和遼金時期,規模類似於今天的商業街形成,城內大道兩旁匯聚各個行業。街上人很多,每隔二三百步就 設有一個軍巡鋪,鋪中的巡警白天疏導人流車流,維持交通秩序,夜間保護官府商宅,如果發生盜竊案,哪個地方失火了都是他們的職責。

清朝的驛路有三個等級,一是“官馬大路”,從北京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從省城通到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從大路通往各市鎮的支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