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樂府曲名

來源:魅力女性吧 3.21W
何為樂府曲名

古樂府的固定模板是詞牌 魏晉南北朝樂府無詞牌無固定曲名 漢樂府的固定模板是曲名,民歌包含在樂府範圍內。

樂府原是漢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由於專事蒐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後人就用“樂府”代稱入樂的民歌俗曲和歌辭。樂府最初始於秦代,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樂府詩對中國古代詩歌樣式的嬗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實現了由四言詩向雜言詩和五言詩的過渡。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詩歌樣式的變革往往和流行樂曲的聲調有關。兩漢樂府詩最初是配樂演唱的,它之所以在詩體形式上不同於《詩經》的四言句,既是詩歌本身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有樂曲的因素髮揮作用。

漢代樂府詩歌的曲調來源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土各地的樂曲外,還有來自少數民族的歌曲,鼓吹曲辭收錄的鐃歌18首就是配合北狄西域之樂演唱的。鼓吹曲本是軍中用樂,來自北方少數民族。它的曲調和中土音樂有很大差異,因此,配合鼓吹曲演唱的歌詩也就和中土常見的體式明顯不同。現存鐃歌18首各篇均是雜言,和其他樂府詩迥然有別,是詩歌形式發生的重大變化。

對樂府詩體產生重大影響的樂曲除楚聲和北狄西域樂外,還有中土流行的五言歌謠。僅以西漢而言,惠帝時戚夫人所唱的《舂歌》,六句中有五句是五言。李延年為武帝演唱的“北方有佳人”四句歌詩,有三句是五言,第三句去掉調節語氣的“寧不知”三字,也變成五言句。成帝時長安流傳的《尹賞歌》、《邪徑敗良田》歌謠,都已經是標準的五言詩。西漢樂府廣泛蒐集各種歌謠,其中必有相當比重的五言詩。這些五言歌謠在形式上不同於傳統的四言詩,引起文人濃厚的興趣,並且親自模仿擬作,因此,東漢開始有較多的文人五言詩。從西漢五言歌謠到樂府五言詩,再到文人五言詩,這是早期五言詩發展的基本軌跡。

在六朝,更明確地把“樂府”和“古詩”相對並舉,以區別入樂的歌辭和諷誦吟詠的徒詩這兩類詩歌體裁。宋、元以後,“樂府”又被借作詞、曲的一種雅稱。新樂府是唐朝詩人自立新題而作的樂府詩。

何為樂府曲名

樂府,古代音樂機關,公元前112年,成立於西漢漢武帝時期,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代表作品有《孔雀東南飛》,《大風歌》,《木蘭詩》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