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疑問詞的用法

來源:魅力女性吧 1.79W
語文中疑問詞的用法

現代漢語疑問代詞主要有16個:

1、問事物、時間、處所和數量的主要有8個:誰、何、什麼,哪兒、哪裏,幾時、幾、多少

2、問方式、性狀和原因的主要有8個:怎、怎麼、怎的、怎樣、怎麼樣、怎麼着、如何、為什麼

語氣詞主要有4個:嗎、呢、吧、啊

疑問副詞主要有10個:難道、豈、居然、竟然、究竟、簡直、難怪、反倒、何嘗、何必

古代疑問詞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疑問代詞,第二類是疑問語氣詞。

(一)疑問代詞

(1)誰,孰,何

“誰”字跟現代漢語的“誰”一樣,是指人的疑問代詞。例如: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國策·齊策)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孰”字用來指人時,也有不表示選擇的這時,它就和“誰”字沒有分別了。相反地,“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選擇。例如:

孰可以代之(左傳襄公三年)

孰能為之大(論語·先進)

 “何”字和現代漢語的“什麼”相當,是指物的疑問代詞。例如:

孟嘗君曰:“客何好”(戰國策·齊策)

門人問曰:“何謂也”(論語·里仁)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

(2)安,惡,焉,胡,奚,曷

這六個疑問代詞只能用作賓語(動詞賓語和介詞賓語)和狀語,用作狀語要比用作賓語常見。先看用作賓語的例子:

樑客辛垣衍安在(戰國策·趙策)

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同上)

(“惡乎”等於説“於何”。)

胡為至今不朝也(戰國策·齊策)

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

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

(二)疑問語氣詞

(1)乎,諸

疑問語氣詞“乎”字,表示純粹的疑問。“乎”字譯成現代漢語,有時要譯成“嗎”,有時要譯成“呢”,這要看它用在什麼樣的疑問句裏。在是非問句裏,發問的人把一件有疑問的事情全部説出來,要求對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覆,往往用語氣詞“乎”字,這種“乎”字要譯成“嗎”。例如:

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戰國策·齊策)

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諸”字是“之乎”的合音。“諸”字用於句尾的時候,可以用“之乎”去解釋,但是隻表示疑問和反問。例如: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論語·先進)

(2)與(歟),邪(耶)

“與”(歟)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嗎”字或“呢”字。“與”和“乎”的分別是:除了有疑問代詞或在選擇問句而外,“與”字一般不表示純粹的疑問。用“與”的時候,在多數情況下,是説話人猜想大約是這樣一件事情,但是還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對話人加以證實。因此,純粹表示疑問的“乎”字不能換成“與”字,例如“傷人乎”不能換成“傷人與”“馮公有親乎”不能換成“馮公有親與”下面是一些用“與”字的例子: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是魯孔丘與(論語·微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