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斗篷的意思

來源:魅力女性吧 3.16W
古代斗篷的意思

斗篷,讀音為dǒu peng,是有帽子的披風。[1]又名“蓮蓬衣”、“一口鐘”、“一裹圓”。用以防風禦寒。短者曾稱帔,長者又稱斗篷。其通常無袖,有袖外披一般為明制大袖褙子(也做披風解)。斗篷,據傳是從蓑衣演變而來,最初用棕麻編成,以御雨雪,名謂“鬥襏”。

到明清時,才多用絲織物製作,並不限於雨雪天使用,當時叫做大衣,是一種禦寒的服飾,有長式和短式,有高領和低領。

冬天外出,不論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但有個規矩,不能穿着這種服飾行禮,不然被視為不敬。

清代中葉以後,婦女穿着斗篷很普遍,製作日益精巧,一般都用鮮豔的綢緞製作,上繡花紋,講究的在裏面襯以皮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