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跪坐凳子叫什麼

來源:魅力女性吧 2.45W
古代跪坐凳子叫什麼

凳,最早並不是我們今天坐的凳子,它是專指蹬具,相當於腳踏。它作為坐具,是漢代以後的事。這種坐具發展到兩晉、南北朝乃至唐代使用得更為普遍。

在坐具中,凳子的 等級稍次於椅子,明清時期的凳子形式很多,有大方凳、長方凳、長條凳、圓凳、五方凳、梅花凳等。

而古代跪坐凳子南北朝以後從當時的西域國家傳入中原的,也叫“胡坐”。

在唐代,“胡坐”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但正式的禮儀仍然是“正坐”,也就是跪坐。直到宋代,胡坐才取代了正坐。

古代的凳子稱為杌子、馬紮。《金瓶梅》中就多次提到“坐在杌子上”或“拿了一把杌子”,至今山東等地的農村還稱凳子為“杌子”,這應當是有歷史淵源的。另外以下材料也足以説明: 馬紮也稱馬閘、交杌或交椅,其模樣同我們今天見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將小凳子稱為“杌子”或“小杌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