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山山脈

來源:魅力女性吧 2.69W
泰山山山脈

泰山屬於泰山山脈。

泰山山脈自西向東沿黃河南岸綿延二百多公里。主峯在泰安市境內。

泰山山脈形成

古泰山形成階段

太古代時期,整個魯西包括泰山地區在內,是一個巨大的地殼沉降帶,有上萬米厚的各種砂質、泥砂質及酸性、基性和超基性火山物質堆積。距今24億年前後,魯西發生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即泰山運動,使該沉降帶原先堆積的巖層褶皺隆起,成為巨大的山系,古泰山是其中的一部分,聳立在海平面之上。同時伴隨巖層的褶皺,產生一系列斷裂。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使原先沉積的巖石變質,隨後經歷多次強烈的混合巖化和花崗巖化作用,逐漸成為今日在泰山上所看到的各種變質巖和混合巖。

海陸演變階段

聳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經過約19億年的長期風化剝蝕,地勢漸趨平緩。古生代初期,華北廣大地區大幅度下降,古泰山隨之沉沒至海平面以下,整個華北成為一片海洋,於是在泰山的老變質巖剝蝕面上,沉積一層近2000米厚的海相地層,即寒武—奧陶系的石灰巖和頁巖。

中奧陶世末,在加里東運動影響下,魯西和整個華北又緩慢上升為陸地,缺失了晚奧陶世、志留紀、泥盆紀、早石炭世的沉積。及至中石炭世初,華北地區發生短暫的升降交替,魯西地區時陸時海,在中奧陶紀地層的剝蝕面上,沉積中、晚石炭世的海陸交互相含煤地層。爾後又持續上升,進入大陸發展階段。期間,泰山地區地勢高差不大,基本上屬丘陵地形。

今日泰山形成階段

在距今1億年左右的中生代後期,受燕山運動影響,山南麓產生數條北東東向高角度正斷層,其中最南一條,就是泰前斷裂。處於斷裂北盤的古泰山,一方面抬升隆起,另一方面經歷風化剝蝕,原覆蓋在古老變質巖上的近2000米厚的沉積蓋層全被剝蝕,20多億年前形成的變質巖重新出露地表,從而開始形成今日泰山的雛形。至距今6千萬年至7千萬年的新生代,受喜馬拉雅山運動影響,泰山沿泰前斷裂繼續大幅度抬升至距今3千萬年的新生代中期,今日泰山輪廓基本形成。爾後,經長期風化剝蝕,以及其他外力地質作用的加工塑造,逐漸形成今日泰山的地貌景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