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尾和鯝魚區別

來源:魅力女性吧 2.66W
黃尾和鯝魚區別

兩者沒有區別,是同一種魚。

俗稱黃鯝魚,也稱黃尾、黃姑子、黃梢、黃白等。特點是頭尖吻鈍,口小,下位呈弧形,下頜前有比較發達的角質邊緣,腹部在肛門前方有不明顯的腹稜。黃尾鯝魚,身長側扁,腹部銀白色,背鰭灰色,其他各鰭均淺黃色,尾鰭呈麥黃色,也有呈桔紅色。屬於中小型魚種,一般都在半斤左右,最大見過1斤至2斤的。但是力道、衝勁非常足,3兩到半斤的黃尾鯝衝勁,不亞於1斤的鯉魚。

黃尾鯝喜歡羣體覓食,一般用嘴角的角質,刮取石縫、瓦礫、亂石上的青苔、藻類植物有時,也覓取水庫中上層的浮游生物。黃尾鯝在自然水域亦有生存,就是對水質要求較高,但在汛期,也會在較為渾濁的水質中出現。黃尾鯝特別耐高温,在大太陽天垂釣,往往能見到釣位前方水底下,一羣羣的魚羣反着白光,那就是黃尾鯝在羣聚。

黃尾魚又叫做鯝魚,名字由來是因為此魚魚鰭與魚尾分別呈青黃色與桔黃色,在其他地方有:黃姑子、板黃魚、沙姑子、黃條、黃川、黃板刁等稱呼。

黃尾魚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等開闊水域的中下層,是常見的典型河川性中小型魚類,中國各主要江河流域均產。黃尾魚下頜前有比較發達的角質邊緣,能充分刮取和攝食能使水質污染的腐眉與底泥及各種固有的藻類。有淨化水質,改善生態環境的特殊功能,因此被人稱作生態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