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的由來

來源:魅力女性吧 3.27W
民族團結的由來

1、我國的民族團結具有悠久歷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

自炎帝、黃帝以來,我國先後發生了四次民族大融合。炎帝、黃帝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雛形,在各民族融合的過程中,形成了“華夏族”——即後來的“漢族”。

(1)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以秦、漢建立為標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了文字、統一了貨幣等。漢承秦制,加強民族和親政策,更重要的是推行漢化政策,規定講漢語,統一用漢字,形成了今天的“漢族”。

(2)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內遷,漢族南遷,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等事件,使得漢族與少數民族進一步融合。

(3)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唐宋時期。唐朝推行的是民族平等政策,外族在朝中可以擔任要職,外族與漢族通婚十分普遍,從而加速了外族漢化的速度。遼宋金時期中原百姓幾次南下大遷移,開發了閩粵地區,中國的人口重心開始由北方向南移動,到北宋後期重心已經越過長江進入南方。從此以後,漢族姓氏在南方得到飛速的發展,形成了許多著名的大姓望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