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人們怎麼取暖

來源:魅力女性吧 1.42W
1960年人們怎麼取暖

封爐兒取暖:

我們山區多的是竹子,老蔑匠用竹子織成個小簍子,簍子裏面放一個小瓦缽,瓦缽裏面放些發燃的碎木炭,一可以烤手,二可以烤腳。我們小時候上學就提的這個小封爐兒,炭火上面蒙上一層草木灰,能夠管上一天

水瓶和燙壺灌開水取暖:

那年代農村人蓋的被子都是自家棉花探的棉絮,一牀被子一般要蓋上一二十年,睡着睡着就成了湯裹兒絮,一點都不熱火。

農村裏的老人家一個人睡,通晚都不會發熱。

那時候的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從衞生院撿些打針的鹽水瓶子回來,那時候鹽水瓶子是玻璃做的,比較厚實,燒上開水灌到鹽水瓶子裏面,再將鹽水瓶子放到被窩裏,這樣就熱火了。

有條件好些的家裏,就用燙壺裝一壺開水放到被窩裏,效果跟鹽水瓶子一樣,睡到大天亮還有熱氣,到第二天早上洗臉還可以當洗臉水

燒柴禾烤火取暖:

這個辦法在農村比較普遍。農村裏不缺柴禾,那時候農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個火坑,冬天裏一家人圍着火坑燒火取暖,既烤了火,又薰了臘肉,又時候還可以在火坑上煮飯炒菜、燒開水。時下里流行的鼎鍋飯就是這麼來的

“烤被窩火”取暖:

為了節省柴火,農村人冬天裏都睡的早,早睡是為了到被窩裏取暖,老一輩人打趣喊做“烤被窩火”

燒木炭取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