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15回合的讀後感

來源:魅力女性吧 1.65W
三國演義15回合的讀後感

讀三國演義15回有感當劉備説出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這句話,我很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一直以為,劉備是仁德君子,以天下蒼生福祉為己任。但是這一句女人如衣服,讓人寒心。只覺得這句話充分暴露了劉備的虛偽還收買人心的功夫,不動聲色間讓張飛這個直漢子再次感動的血脈噴張,誓死效忠。不過話説回來那個時代女人的地位確實不怎麼高,以我們現代人的標準來衡量一位 古代的梟雄確實有些強人所難。懷着些許的膩歪,些許的釋懷,些許的失望,我繼續往下看一直到那位耀眼的甚至有些刺目的江東小霸王登場,我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孫堅是在自己最具雄鷹姿態的時候,驟然殞落的,年僅三十七歲。雖然手下兵士眾多,但孫堅體內無疑充盈着一股獨行俠的血液,相信生命來自神授(孫堅的出身,也曾被人附會出一段"山海經"來),所以他竟然匹馬孤劍地追殺強敵,終於在一個無名山腳,寂寂慘死,"誰知霹靂火,落地竟無聲。"孫策死時不僅更年輕,才二十六歲,死前的姿態也許比阿父還要矯健壯美。曹操對他的稱呼是"獅兒",對他的評價是"難與爭鋒"。生活中的孫策除了可能比父親更具幽默感外(陳壽説他"好笑語"),在孤膽英雄氣上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他太年輕了,如此妙齡而竟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戰績,誰都不敢展望他的未來。所以,天命適時地顯示出其揉乖違、和諧於一身的結果出來:孫策只能和他父親一樣,接受橫死疆場的惡運。兩人既然都是那麼無敵天下,無人能正面相抗,所以死在遠遠射來的暗箭之下,也就不足為怪了。三國中名將無數,氣質萬千,卻偏偏叫兩個很有意思的大將相遇了:還讓他們在一個小土坡上美美地鬥了一場。於是打者盡興,“看官”更是過癮。-----沒錯,我説的就是孫策和太史慈。《三國演義》中關於這一段的原文是這樣:卻説孫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馬。正行過嶺,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橫槍立馬於嶺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哪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車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策笑曰:“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不知道孫郎第一眼看見太史慈是什麼感覺,我想大約是詫異之餘,還微微有一點覺得有趣:不知道眼前這個初出茅廬,又基本上單槍匹馬的小子究竟有什麼本事敢誇口要捉自己。這一“笑”充滿了戲謔的味道。此時的他,大概是沒怎麼把對方放在眼裏,隨行的十三騎大約也是好笑好奇多過緊張擔心。但在眾人的鬨笑聲中自覺被忽視的太史慈一聲怒喝:“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三國》中極有意思的一仗就這麼開始了。誰料兩人竟然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原地戰了五十回合,太史慈詐走一段路程兩人又戰了五十回合,竟仍然是不分勝負:“第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到哪裏去了。兩個棄了槍,揪住撕打,戰炮批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得短 ,慈亦掣了頭上的兜 。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摭遮架。”看到這裏,恐怕是人人不禁莞爾,這哪是割據江東的霸主,勇冠三軍的名將,分明是兩個稚氣未脱的大男孩!在《三國志》和《資治通鑑》中,都有關於這場戰鬥的介紹,雖然只寥寥數字,不過大約説了它的真實性。這一仗,大約發生在孫策初辭袁術之後不久,公元197年左右,這一年孫策和太史慈都只剛過二十。史書中對孫策性格的描述不多,只説他“好笑語,性闊達聽受”,意思説白了就是比較隨便,喜歡開玩笑。想象中的他該是淳如玉的,有好勇鬥狠的一面,亦有純真温善的一面有時候又有些任性,痴氣呆氣,像個孩子。無論他殺人也好,飲宴也好,平靜也好,憤怒也好,那雙眼,始終是清亮的純黑色,喜就是喜,惡就是惡,沒有爾虞我詐的害人文章,萬事最好是簡簡單單地等他率性而為。他定是不喜歡整日在朝臣中間調解紛爭、機謀巧算努力始他們各盡其用他該更希望“決勝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這樣的男子是屬於戰場的,像一隻如風的箭――永遠永遠前進下去,直到落於塵埃。至於太史慈的性格,史書上的記錄更是寥寥。但仍給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滿身英氣、沒有絲毫偽態的丈夫形象:策即得縛,捉其手曰:“寧識神亭時邪若卿爾時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當於卿共之。”如此坦然,如此灑脱,這樣的太史子義定是投極了小霸王的脾氣。此時孫策的“大笑”該飽含了得一知己英雄相惜的無限喜悦吧。他放太史慈回去收拾兵馬,餘人皆道必不回矣,只孫策有絕對的信心。如果説這一情節表現的是“用人不疑”,不如説是刻畫孫郎對太史慈的瞭解,或者説對自己的瞭解,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類。無怪乎他會充滿自信地道:“子義舍我,當復與誰”這樣地孫郎,不用説是充滿了人格魅力的。也許,東吳的中堅力量,就是被這種魅力所吸引而漸漸聚集到這個年只二十歲的年輕人身邊。這是一種平民化的感染力,表現在孫家父子三代身上,成為他們割據江南,定建霸業的重要武器。蒼天,在孫策完成了佔據江東的任務後招回了他,也許是一種仁慈。“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他自己也明白這點,我不願意更不忍想象在權利紛爭、勾心鬥角的旋渦中英武不凡的“小霸王”會被折磨成什麼樣子。殺人者恆殺之。我想蒼天也不希望看見他失敗,或者看着他戰勝了所有的對手最後殺死自己。至於太史慈,他是倒在戰友的環繞之中,倒在心愛的江東的最輝煌的年代。我不願為他流淚,只是在生命黯淡頹然的時候會想起他臨終的豪言壯語:“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功業未遂,奈何死乎”然後伸出拇指,叫一聲“好!”心中便會豪氣彌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