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翟大道的來歷

來源:魅力女性吧 2W
陽翟大道的來歷

禹州古稱“陽翟”,從春秋至明初,歷時兩千多年,在華夏五千年文明長河中打下了極其深刻的歷史烙印,留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陽翟”在禹州人心目中有着深厚地故土情結,弄清“陽翟”之淵源,既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也有正訛誤的現實意義。對於“陽翟”的含義和出處,近代學者多有不同意見。一是陽翟故城既不在嵩山之陽,也不在潁水之陽,陽翟之“陽”取自何意二是“翟”字有兩個讀音,是讀作“狄”還是讀作“宅”三是“陽翟”之名始於何時

傳統認為: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稱狄人)入據櫟地(今禹州),因其地在嵩山之陽,故改稱陽翟(音狄)。

筆者認為,上述釋義不很準確。一是陽翟故城位於嵩山東南方,並非真正意義的嵩山之陽,説位居嵩山之陽較為牽強。二是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稱狄人)入據櫟地的時間很短,並沒有在禹州一帶形成大氣候。春秋時期,秦、晉、楚三國對鄭國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北狄”部族,三霸控制或佔領櫟邑的時間要比“北狄”長的多,用一個在中原曇花一現的北狄之“翟”作地名,顯然理由不是很充分,不能讓人信服。

2006年7月,武漢大學教授徐承泰帶隊對禹州城北八里營戰國遺址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搶救性發掘,出土大量戰國初期陶器,認為該遺址為早期陽翟城。陽翟之“陽”,因城在潁河之“陽”已被考古學證實。關於陽翟之“翟”,學者説法不一,各有側重,不一一而論。今筆者有一孔之見,可能對正本清源“陽翟”地名有所裨益。

北宋末鄧名世撰《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三十九》載:“翟:西河翟氏,出自黃帝之後,春秋時,世居北地,後徙西河,故賈逵注《國語》雲:翟居北地,後為晉所滅。秦並天下,子孫分散,居晉地及江南。今翟氏出汝南而音宅者,又別為一氏,更考正之。”

清代黃奭輯錄的《知足集齋集》記載:“翟,其一言狄,春秋時世居北地,後徒西河。其二音宅。”

《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記載,上古時候,北方有翟族,以山雉為圖騰,史亦稱翟國。

《康熙字典》“翟”字解釋:《姓纂》姓苑,本音翟,後改音宅。

《姓氏考略》曰:隗姓出於古帝大隗氏,春秋時的狄與咎如均為隗姓,隗姓望出西河。隗氏後人尊大隗為隗姓的得姓始祖。

上述有限史料表明,“狄”通翟,應無爭議 。翟姓主要源流出自黃帝時期的大隗氏。大隗氏上古時期就居住在今禹州北部的具茨山一帶,以山雉為圖騰,古稱翟地或翟國。夏商之際,翟人被迫外遷,居住在今山西北部一帶,成為“北狄”少數民族。春秋時期,北狄族羣逐漸發展壯大,通過勢力滲透,與古老中原密切交集。他們與周人一樣,通過戰爭、通婚、遷徙等途徑,與中原諸夏深度融合。而後因晉國強大逐步被晉國所消滅。戰國時期,一部分失地翟人遷往陝西生存繁衍,史稱義渠國,戰國後期被秦國所滅亡。

近代有學者研究認為,周定王十三至十九年(前594—前588年),晉國集中力量連續發動了針對北方赤狄的戰爭,赤狄的潞氏部、甲氏部,鐸辰氏部、皋落氏部、留籲氏部、咎如氏部相繼滅亡,隗氏翟國不復存在,翟人大部分淪為晉國臣民,逐漸融合於晉人之中。另一部分則歸入西河義渠國。

在長期的戰亂中,翟國人的後代就以原國名為姓氏,稱狄氏,後因“狄”字在當時“名惡”而改為諧音字翟氏,後遷居分散全國各地,典籍《國語·注》中有記載:“新安翟氏,春秋時赤翟之後,以種名為狄氏,後改為翟氏。”

兩漢後,由於各地方言不同,翟氏族人逐漸形成了兩種姓氏讀音,居於長江以北翟姓大多讀作“狄”,居於長江以南翟姓大多讀“宅”。到了唐末五代時期以後,翟氏族人對本姓的讀音大多趨向“宅”音。

筆者贊同上述觀點。

那麼,上古時期的“翟地”、“翟國”在哪裏呢

翟族古聚落資料鮮見於史藉,今天已經很難考究清楚。禹州文殊鎮區西北有一座“翟山”,傳説翟山周圍是春秋時期的翟人城。有學者撰文指出,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誦(公元前1055—前1021年,西周第二位君王,在位21年),封次子於翟地,地在禹州,子爵,世稱“翟子”。到了春秋初期,翟地被鄭武公(姬掘突,公元前770~前744年在位)所吞併。周成王次子的封地被鄭武公佔據,遭到了當地民眾的激烈反抗,翟族各部落與周王室之間不斷髮生激烈衝突,東周王朝被攪得雞犬不寧。史官就把翟族稱作敵人記錄在史冊,於是翟族就變成“狄”族的稱謂。上述觀點沒有史料支持,因此不敢斷言翟山一帶是否成王次子的封地。但是,春秋時期翟人曾在這一帶長期聚居應該毫無疑問。

廣東《翟氏家譜》記載:翟姓的來源,主要是以國為姓。出處有三種,一説出自隗姓赤狄人所建的翟國,春秋時為晉所吞併,赤狄人以國為姓二説出自祁姓,為黃帝軒轅氏的後裔,他們建立的翟國春秋時為晉國所滅,後翟人以國為姓,尊軒轅為始祖三是出自姬姓,周成王封次子於翟,其後以國為姓。距今四千年前,有部族首領黃帝者統治黃河流域之中原地區,黃帝后人之一居住在稱為翟地的地方,並於東周時期建立了翟國,翟國於春秋戰國時期為晉國所滅,翟地居民以國為姓,以志不忘故國。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商代遺留下來的青銅器中,有一件翟父鼎,翟父是翟氏的祖宗,翟氏都是以地名為姓氏的。翟氏後人尊翟父為翟氏的始祖。

《翟姓考證》一文曰:“武王弟叔度封蔡國,成王子封翟國,滅於晉。翟(狄)國王室投蔡地,裔多英才,自成一脈,改翟(狄音)為翟(宅音),翟(宅)始自出也。”先祖在汝南上蔡定居,改為宅音,形成汝南郡望及後來的南陽郡望,從此便與翟(狄)姓區分開來,翟氏家族也逐步走入鼎盛時期。

《翟氏家譜》記載的上古翟國地望均在禹州境內,是有歷史根據的。眾所周知,黃帝生於始祖山,位於禹州北部與新鄭交界的具茨山中,具茨山古代又稱為大隗山。《莊子·徐無鬼》載:“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御,昌寓驂乘,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

莊子所講的故事實際上已經肯定了大隗氏聚落翟地就是在禹州境內。黃帝時期,大隗氏及其部落可能已經從具茨山遷徙到山南潁北一帶居住,不然,七聖怎麼會在襄城之野迷路呢黃帝本身居住在具茨山,他們一行拜訪大隗,一定是下山一路向南,不可能向其它方向行走。當時他們或許遇到大霧瀰漫而迷路,無法辨別目的地的具體位置,因此,不知不覺路走過了,到了今天的襄城縣境內。在“襄城之野”,七聖既找不到翟地,也弄不清楚向哪個方向尋找正不知所措之時,適遇牧馬小童指路,方才解決了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肯定的説:上古時期,大隗氏翟地(或翟國)地望就在具茨山以南,潁河以北這片土地範圍內,不可能在其它任何地方。

禹州境內從古至今盛產長尾山稚(俗稱野雞),今天的人們仍然可以經常看到這種長有彩色華麗長翎的錦雞,在禹州鄉間田野悠閒飛動的身影。在甲骨文中,翟字上邊是美麗的“羽”毛,下邊的是一隻山稚的象形“佳”,説明在夏商時期,古人對翟鳥很崇拜,翟族人以漂亮的山雉為圖騰,以象形山雉“翟”字為姓氏,也就不奇怪了。

由此看來,陽翟之“翟(音狄)”,來源於禹州一帶是大隗氏部落翟人祖居地,這是“翟”字準確的詮釋。

那麼,“陽翟”之名始於何時呢史載,公元前562年四月,晉悼公命宋、魯、衞、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之君及齊太子光率軍會同晉軍聯合攻打鄭國。當年六月,鄭國抵抗不過,鄭國君主遣使出城求和。七月,眾諸侯與鄭國君主在亳地(今河南鄭州)會盟,鄭國承認服從於晉。隨後,秦景公使庶長鮑救鄭,在櫟邑打敗晉軍。《史記·秦本紀》載:秦景公“十五年(前562),救鄭,敗晉兵於櫟。是時,晉悼公為盟主。十八年(前559),晉悼公強,數會諸侯,率以伐秦,敗秦軍。”由此可見,公元前636年,翟人幫助周襄王討伐鄭國,攻取櫟邑之後長達74年,“櫟邑”之名一直沿用,並沒有被改變。公元前562年之後,“櫟邑”地名才不再見於史冊。由此可以斷定:“櫟邑”改“陽翟”,應該始自公元前562年——559年之間,以公元前559年,晉悼公改“陽翟”之名的可能性最大。

晉侯周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縱橫家,他執政時期,遠交近攻,安內攘外,戎狄相敬,中原盡附,以文韜武略引領晉國走向了鼎盛。晉悼公一生鑄就了征服戎狄,強國霸權,號令中原的輝煌基業。他率領眾諸侯打敗秦軍,收復重鎮櫟邑後,為安撫翟國後人,不絕翟祀,改“櫟邑”為“陽翟”,完全符合當時的政治需要和民眾願望。清顧祖禹對這段歷史應該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他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記述:“秦景公十五年,救鄭,敗晉兵於櫟。後改為陽翟。戰國初,入於韓。”的結論無疑是正確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