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辭為什麼流傳到現在

來源:魅力女性吧 1.57W
木蘭辭為什麼流傳到現在

首先是因為其描述的是參加反抗外敵的正義戰爭,表達了對國家的忠,代父從軍表達了對父親的孝,忠孝雙全的價值觀是備受國人肯定的。

再加上女扮男裝的故事的傳奇色彩,朗朗上口的閲讀節奏,使他經久不衰。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經久不衰,主要是滿足了國人的情懷需要。

1、滿足了國人英雄情懷。我國曆來都祟尚英雄,喜愛英雄,民間流傳最多最廣的故事多是關於英雄的,花木蘭作為為數不多的女英雄,國人更是喜爰有加,爭相傳頌。

2、滿足了國人家國情懷。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的觀念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花木蘭從軍抵抗侵略的目的就是保家衞國,國人只有在保家衞國的時候思想才能達成高度統一。

3、滿足了國人文化情懷。自古就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要有仁.有知.有勇.為世人立德.立言.立功。花木蘭的出色表現與傳統文化高度契合,成為萬世英雄楷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花木蘭作為一個有情懷的人,生在一個有情懷的國度為有情懷的人民戰鬥,成就了千古英雄!

因為木蘭在古代是一名女性,是弱勢的一方。

作為弱勢的一方卻作做到了許多男人,甚至強勢的一方都做不到的事情。

因為現實生活中 ,大部分都是弱勢,億萬富翁永遠只有那麼幾個,但是木蘭卻從弱勢的一方脱穎而出。

體現出來,即便身為弱勢卻能擁有不屈的精神。

是很多人所共鳴的。

木蘭從軍,如果當做一個故事來看的話,你會看到至少是兩個特點。一是新穎,二是勵志。

先説木蘭從軍這個故事的新穎性。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男權社會,意味着掌握權利的是男人,或者可以更明確一點的説法就是:拋頭露臉的事是男人專屬。女人麼,孔子給她們安排了“三從四德”的規矩,一旦逾越,不好意思,這個女的就會被稱之為品質敗壞,行為風騷,總之,一切不好的詞都在這時總在女人身上。現在我們明白了,這是對女人的一種歧視,但沒辦法,封建禮儀的束縛根深蒂固,比如孔子就提出過: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

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木蘭作為一個女的能夠去沙場點兵,殺敵報國,這是多麼驚人的一個故事,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好奇,我敢確定,這個故事在古代恐怕是一邊在讚賞,一邊又在罵。但是好奇心害死貓,人們越是好奇就越會去看,無形中讓這個故事流傳起來。

它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勵志。我覺得它之所以流傳至今,久盛不衰更多是因為這個原因。接着上面的説,或許是好奇心讓人看到了這個故事,但是仔細閲讀後,就會發現這個故事是符合中國傳統理念的,比如國家徵兵,人民服從,這是一種“忠”的體現父老弟幼,無人可去,此時木蘭站了出來,替父從軍,這是一種“孝”的表現,這是古人極為推崇的一種制度和文化,它符合大多數人的觀念。這樣一來,人們對這個故事的概念就發生改變了,雖説男權社會不容女子放肆,但往往是這樣的社會,人們更加珍視這樣的一個女人。如此,木蘭從軍的故事流傳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