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集團發展史

來源:魅力女性吧 8.24K
濰柴集團發展史

“濰柴”前身可追溯到1946年,是位於山東威海的一家解放軍修理槍械的軍工廠,隨後遷至山東濰坊。

1953年建立濰坊柴油機廠,走上柴油機生產的專業化道路。但此時的濰柴,只是一個地方國企。

1998年,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中,濰柴因跟不上市場經濟步伐陷入困境,瀕臨破產。新上任的掌舵者譚旭光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讓濰柴迅速走出困境,建立起了現代化企業制度,並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年,濰柴併購湘火炬,將行業內優質資源陝汽重卡、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納入麾下,打造了重卡黃金產業鏈。2010年,隨着亞星集團、揚州柴油機廠相繼加入,“濰柴”跨越山東、陝西、重慶、湖南、江蘇等八個省市,營業收入近1000億元,成為當時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及裝備製造集團之一。

2009年,“濰柴”試水法國博杜安,邁出了國際化併購的第一步,隨後整合意大利法拉帝、德國凱傲和林德液壓,併購美國德馬泰克、PSI。

2018年,“濰柴”與英國錫里斯、加拿大巴拉德、西港燃料系統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掌控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HPDI天然氣發動機等未來新能源商用車的三大核心技術。

2020年,與德國歐德思公司、奧地利威迪斯公司展開合作,有效填補中國在新能源動力系統和農業裝備CVT動力系統的關鍵技術短板,加速新業態的產業化進程。

現在的“濰柴”全球擁有員工9萬人,年收入超過2600億元,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83位,中國製造業500強第23位

柴集團發展史,濰柴,其前身可追溯到1946年,是位於山東威海的一間“幾十根木樁撐起的大瓦房”,當時作為解放軍修理槍械的軍工廠。隨後,遷至山東濰坊,1953年濰坊柴油機廠建立後,走上了柴油機生產的專業化道路。但此時的濰柴,也只是一個偏居一隅、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國企。

1946年,濰柴誕生於威海,以制鐵為業1947年開始生產11馬力柴油機,後來又生產了15馬力、40馬力的柴油機1953年,根據一機部第四機器工業管理局提供的圖紙和技術資料開始試製60馬力高速柴油機1956年研製的6160型中速柴油機,填補了我國中速柴油機的空白1965年被認定為70個大慶式企業之一,之後不斷有新品被研發出來,1976年成功研製的8V160型坦克動力柴油機通過部級鑑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83年,國家決定引進斯太爾重型汽車項目。此時濰柴抓住機遇,引進WD615大馬力高速柴油機。這款產品濰柴累計生產超過400萬台,是世界產銷量最大的發動機機型之一。以濰柴為代表的發動機企業,徹底扭轉了我國缺少重型動力核心技術的困局,讓中國內燃機行業在世界舞台上佔有了一席之地。此後又經歷了排放逐步升級的改進,達到歐II標準,這款功勛產品也成為21世紀初中國重型車、工程機械行業升級換代的主打動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