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的演變歷程有趣的講解

來源:魅力女性吧 3.15W
印刷術的演變歷程有趣的講解

印刷術的演變歷程:北宋仁宗慶曆元年至八年間,即公元1041-1048年間,一位名叫畢昇的普通勞動者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1沈括比畢昇小十幾歲,是同時代的人,而且畢昇製造的泥活字後來歸沈括的侄子所有,因此,沈括《夢溪筆談》中關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是翔實可信的。

2然而,一些歐洲人曾經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歸功於古騰堡。古騰堡是西德人。他發明鉛活字印刷術,大約是公元1440-1448年間的事,比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術整整晚了400年。活字印刷術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

3像任何發明創造一樣,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是有它的社會需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的。中國社會進步到北宋時期,由於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興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傳播信息。活字印刷術正是為解決這個社會需要所提出的問題而產生的。印刷術必須用紙和墨。中國早在漢代就發明了紙和油煙、松煙兩種墨。紙和墨的發明為活字印刷術的誕生奠定了物質基礎。戰國秦漢以來出現的印章和拓碑等複製文字、圖畫的方法又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技術條件。

4顧名思義,印刷術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兩種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這道工序的名稱。從印刷術的命名中已經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緣關係。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術的兩個淵源。

5拓碑是印刷術的另一個淵源。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當時儒家典籍全憑經師口授,學生筆錄。因此,不同的經師傳授同一典籍也難免會有差異。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政府立石將重要的儒家經典全部刻在上面,作為校正經書的標準本。為了免除從石刻上抄錄經書的勞動,大約在公元4世紀左右,人們發明了拓碑的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