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河寧天下平

來源:魅力女性吧 2.3W
為什麼黃河寧天下平

黃河是一條世界公認最難治理的大河。

治理黃河,除害興利,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夙願。小浪底工程的建成運用,讓黃河之害走了,黃河之利來了:下游防洪標準由不到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解除下游凌汛威脅,讓下游人民高枕無憂截止2008年8月底,累計攔截泥沙約24億立方米,約30億噸到2008年8月底,水電站累計發電354.18億度黃河以佔全國2%的河川徑流,支撐着全國l2%的人口和15%的耕地的發展,引黃灌溉面積從解放前夕的l200萬畝增長到今天的l.1億畝,灌溉效益達4000多億元。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黃河22次斷流,舉世震驚。運用小浪底水庫,黃河實施水量科學統一調度,實現了黃河連續9年不斷流運用小浪底水庫,連續8年調水調沙,將5億多噸泥沙輸入大海,確保了黃河8年安全度汛。

目前,黃河口濕地成為世界上土地面積自然增長最快的保護區。曾瀕臨滅絕的黃河刀魚、海豬等珍稀水生動物又大量出現,國家級保護區的鳥類增加至283種。

我的答案是黃河寧天下平的由來黃河的支流眾多,渭水之濱有長安,八百里秦川成就了秦漢霸業,隋唐皆以關中得天下汾河滋養了晉中地區,滹沱河邊的古城太原千載相承洛水之畔有洛陽,南岸開封,北岸安陽,在中華文明燦爛生輝。

我們的“母親河”是暴躁的,有記載以來,共決堤1593次,平均每3年決堤一次共改道八次。每次改道,都會帶來洪災,災後必有大疫,大疫將會帶來大亂,王朝動盪,嚴重時會傾覆王朝。

由於黃河沿岸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黃河長期以來災害頻發,給沿岸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歷史上,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中華民族始終在同黃河水旱災害作鬥爭。

從大禹治水到潘季馴“束水攻沙”,從漢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務、漕運”刻在宮廷的柱子上,“多淤、多決、多徙”的黃河曾是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難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