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吹笛下一句

來源:魅力女性吧 3.1W
南郭先生吹笛下一句

南郭先生吹笛下一句是濫竽充數。

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樂隊中裝模作樣地湊數雖然可以得到賞賜,但是要自己憑真實本領單獨演奏時,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弄虛作假的方式縱然可以換取一時的成功,但換不來一世的成功。人只有刻苦學習,使自己擁有真才實學,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説的應該是一句歇後語:南郭先生吹笙

濫竽充數,不懂裝懂

《韓非子·內儲説上》

【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悦之,廩食以數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今譯】

齊宣王(戰國時代齊國國君,姓田,名闢疆,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召人為他吹竽(古代的一種樂器,形狀類似大笙,吹起來聲音很悦耳),每次使人吹竽都要叫三百個樂師一起吹,一定要聽幾百人的合奏。

一個姓南郭的處士(處士 ,古代稱有才學,即有“學問”、有“品德”隱居而沒有做官的讀書人為“處士”,這裏是戲稱),根本不會吹竽,卻冒充吹竽能手,跑來要求參加吹竽的行列,請求為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地答應了。

他總是混在樂隊裏,假裝吹奏,這樣他也和其他幾百個樂師一樣,享受吃皇糧的待遇,官家對他的待遇,發給他的俸祿糧食與其他幾百人所領取的一樣多。

後來,宣王死了,他的兒子湣王繼位,(齊湣王,姓田,名地,公元前300年~ 公元前284年在位)。

湣王喜歡聽樂工單個人的獨奏,要吹竽的一個一個地為他吹竽,每個人都要單獨吹給他聽。

南郭先生本來就不會吹,看到這時無法再矇混過去,只好嚇得逃走了。

【賞析】

故事原文指南郭先生本不會吹竽,混在樂隊裏假裝吹奏。諷刺了沒有真才實學,而又假充有本領的人混在行家裏假裝有本領的人。

它告訴人們,那些不學無術,假充內行弄虛作假的人,只能靠吃大鍋飯遮人耳目,雖然能矇騙一時,但是經不起考驗,騙不了一世,只要逐一考察,就會露出馬腳,敗露出醜,騙局總有一天會被揭穿,不能長久矇混下去。

後用“南郭先生”、“南郭吹竽”、“濫竽充數”、“吹竽混真”等喻指,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才學不高。

南郭吹竽,濫竽充數。戰國時期,齊國的宣王喜歡聽竽的大合奏,就命樂正組織一支三百人的大型吹竽樂隊。

齊國有位南郭先生,既無學問又無專長,靠鬥雞賭博騙取錢財。是日,聞得齊宣王招聘吹竽樂師三百名,南郭先生就去應聘,憑着三寸不爛之舌混進了樂隊。但他根本不會吹竽,為了不讓自己的竽發出聲音,偷偷用豆子塞住竽口,這樣,他就裝模作樣地在樂隊裏吹奏起來。三百名樂師齊奏,氣勢宏偉,宣王甚為滿意。南郭先生又善於阿諛奉承,更得宣王嘉獎。

可是好景不長,齊宣王駕崩,齊王繼位。新王卻喜歡聽獨奏,於是,樂正便推舉南郭先生表演。南郭聽後嚇得渾身發抖,竽中塞的一粒豆子也滾落出來,原形畢露,醜態百出,眾樂師暗暗好笑。渭王大怒:“簡直是濫竽充數!”欲懲辦南郭。當天,南郭先生就逃之夭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