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遮望眼 - 是用了論語的典故嗎

來源:魅力女性吧 6.62K
浮雲遮望眼 是用了論語的典故嗎

不是。

1、“不畏浮雲遮望眼”這句詩運用了典故。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

2、“不畏浮雲遮望眼”出自王安石的《登飛來峯》,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3、《登飛來峯》是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峯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是用了典故,但不是不是論語的。

(北宋)王安石《登飛來峯》

原典: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浮雲遮望眼”,望眼:遠望的視線。意思是不怕浮雲遮住遠望的視線。 句中“不畏”二字故作峻語,氣勢奪人。

該句以典入詩。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漢陸賈《新語·慎微篇》雲:“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還有一首《讀史有感》的七律,其頷聯為:“當時黮闇(dǎn ān)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欲成就大事業,最可怕者莫甚於“浮雲遮目”、“末俗亂真”,而王安石以後推行新法,恰敗於此。詩人的良苦用心,於此詩已見端倪。

不是出自論語而是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飛來峯》。不怕層層浮雲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站在最高層。

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不畏“浮雲遮目”,緣於“身在最高”,富含“登高望遠”的哲理。從歷史到今天,從登高看山到做事做人,道理是相通的。無論是關乎個人的人生,還是關乎政黨和國家發展的事業,前進的路上總會有浮雲遮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