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河之戰的真實經過

來源:魅力女性吧 3.27W
唐白河之戰的真實經過

公元六六三年八月,在朝鮮半島西南部的錦江口,唐日兩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海戰,日軍戰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江(自村江)之戰。

日軍敗後,日本政府一面在國內採取一系列防禦應急措施,同時在外交政策上也發生重大轉變,戰後短短的六、七年內,異乎尋常地接連派出三次使節入唐

大唐領土巔峯在唐高宗年間,當時朝鮮半島以及遼東小部分有三個政權:高句麗、百濟、新羅,其中新羅最弱,選擇依附李唐。

初中歷史教科書中説過:新羅是向唐王朝派遣留學生最多的國度。高句麗作為老大哥很不滿意,就聯合百濟,一起欺負新羅,排擠唐王朝向朝鮮半島擴張。

李治此人處理政務很懶散,但戰略抉擇很英明,他沒有選擇直接攻打最強的高句麗,而是進攻從犯百濟。

原因是:高句麗太難啃了,隋煬帝、唐太宗都吃過虧,蓋蘇文(鐵世文原型)很有能力。平定百濟,可以打擊高句麗的囂張氣焰,蘇定方就直接滅了百濟。

在蘇定方離開百濟後,日本蠢蠢欲動,對留守的唐軍進行了兩國間第一次試探性進攻。

劉仁軌作為百濟守將,面對敵強我弱的局勢,力排眾議,決定和日本海軍展開對決。雙方力量很懸殊:唐軍畢竟是留守兵馬,只有一萬人,戰船一百多艘日本之前一直畏懼中國,海軍是精心組織的,有整整四五萬人,船隻一千多艘。

白江口之戰,亦稱白村江之戰,指的是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一次水戰。公元663年,倭軍(4萬2千,有戰船1000餘艘),唐軍(1萬3000,戰船170艘 )在百濟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唐將劉仁軌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住,其艦隻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燬,數萬日軍被殺或溺死。

在此次戰役中,唐朝水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堪稱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也是東北亞地區已知較早的一次具有國際性的戰役,其以唐朝、新羅聯軍的勝利的最終結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