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三海經有哪些神話故事啊

來源:魅力女性吧 1.77W
15 三海經有哪些神話故事啊

1、【精衞填海】

女娃是炎帝最寵愛的小女兒,模樣長得纖秀,性格卻很倔強。姐妹們都喜歡打扮,惟獨她酷愛體育,尤其水上運動,游泳划船,跳水衝浪,無一樣不愛,無一樣不精。某日清晨,風和日而,正是出遊的好時光。女娃駕一葉扁舟,在碧波盪漾的東洋大海上遨遊。海風微微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帶着小舟往大洋深處漂去。

年輕單純的女孩,哪明白世道險惡,仍陶醉在藍色的温柔裏。霎時間,平靜的大海變臉了,微笑的太陽不見了,輕輕海風變得比刀刃還鋭利,軟軟海浪變得比鐵錘還剛硬。女娃憑着高超技藝,劈波斬浪,左避右擋,與大海周旋。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大海的浪濤越來越高,女娃的力氣越來越弱。夜幕降臨了,天地間一片黑暗,大概星星們閉上了眼睛,不忍目睹慘劇的發生:小舟被巨浪碾成了碎片,女娃被旋渦吸入了深淵,喧囂的濤聲蓋住了女孩求救的呼叫,她永遠也不能回去見她慈祥的父親了。

幾天過後,一隻小鳥在女娃沉溺的水域破浪而出,花頭顱、白嘴殼、紅腳爪,樣貌有點兒像烏鴉,它的名字叫精衞,是女娃不屈的冤魂所化就。

精衞棲身於佈滿拓木林的發鳩山上,它天天從發鳩山銜了小石子,或者小樹枝,展翅高飛,直至東海,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還是雨雪霏霏,不死鳥精衞迴翔在波濤洶湧、潔瀚無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顆顆碎石、根根斷枝,它不間斷地叫着“精衞、精衞”,以激勵自已的鬥志,它要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將東海填平。

東海惱怒了,東海咆哮了,浪濤喧譁,白沫四濺:“你為什麼要把我填平你為什麼恨我這麼深”

天空中傳來精衞鳥仇恨的啼鳴:“因為你奪走了我年輕的生命,因為你還將奪走千千萬萬的年輕的生命。”

“算了吧,小鳥兒!你就是填一千年,一萬年,也填不平我呀!”東海用轟隆隆的大笑聲來掩飾自己的窘態。

“我要填的!我要填的!我要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地填下去,哪怕填到世界末日,宇宙終結。”不死烏精衞悲嘯着,飛翔着,從發鳩山至東海,循環往復,銜石投石,永無休止。

“精衞銜微木,將以填滄海”(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精衞已昇華為中華民族不屈的象徵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子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魯迅“用這期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魯迅《期望》),無數志士為理想而在無望之中前仆後繼,死不旋踵,他們都是精衞精神的繼承者和體現者。

2、【夸父追日】

太陽每一天東昇西落,絲毫沒有在意北方大荒中的成都載天之山上,有一個巨人正全神貫注地觀察着它。巨人用兩條黃蛇作耳環,手裏也把玩兩條黃蛇,他是后土的孫兒,信的兒子,名字叫做夸父。

夸父身材高大,如山嶽聳峙,卻很天真,富於幻想,這兩天,他在思考幾個有關太陽的大問題:其一,太陽落入昧谷,黑夜便要降臨我熱愛光明,憎惡黑暗,我要去追趕太陽,讓他永駐天空。其二,太陽的圓臉上,沾染了不少黑斑我期望太陽更明媚,更透亮,我要去追趕太陽,請他揩乾淨臉盤。其三,太陽在夏天噴吐了過多的光和熱,到了冬天勢必缺乏能量我喜歡四季如春,不要酷暑也不要嚴寒,我要去追趕太陽,勸他平均分配熱能。夸父想着想着,提起木杖,撒開兩條長腿,就朝太陽追去。

太陽坐在車上悠然西行,猝然看見一個巨人像一座大山一樣壓來,不由驚呼:“媽呀!快跑,巨人來啦!”羲和在空中炸雷也似甩了個晌鞭,六條蛟龍抖擻精神,風馳電掣般朝前飛竄。夸父吼一聲:“跑什麼”腳下用勁,瞬息間越過了千山萬水。

龍車馳至悲泉,太陽一滾而下直趨虞淵,這時,夸父已跨入光影,處在大光明的包圍中,他的眼前是一團極大極亮的火球。夸父興奮地張開雙臂,想擁抱太陽,但是,但是怎樣啦怎樣如此的焦渴難熬哦,夸父奔跑了半天,灑盡了渾身的汗水,他怎樣能不渴夸父追近太陽,經受着火球的燎烤,他怎樣能不渴

夸父踉蹌地來到黃河邊,伏下身子一口氣喝乾了黃河水,轉過身,又連着將渭水喝乾,那焦渴,卻仍舊是那樣兇猛,那樣暴烈。夸父掙扎着走向北方的大澤,大澤在雁門山北,是鳥們孳生雛兒、更換羽毛之地,縱橫達千里,煙波接遙天,端的是解渴的好去處,可惜他行至半途,即頹然倒地,餘輝抹在他的臉上,是嘲諷還是安慰

夸父渴死了,他隨身攜帶的木杖,化作了綠葉茂盛、鮮果累累的桃樹林,人們説,那是夸父留給後世的理想追求者在漫漫長路中遮陽蔽雨、充飢解渴的希望。

一、神話故事:夸父逐日、精衞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黃帝戰蚩尤、女媧補天、刑天舞干鏚等等。

二、簡介:

1、夸父追日。相傳在黃帝時期,夸父族首領夸父想要把太陽摘下,於是開始逐日,和太陽賽跑,在口渴時喝乾了黃河、渭水之後,在奔於大澤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軀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國古代先民瞭解自然、戰勝自然的願望。

2、精衞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説之一。相傳精衞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衞、精衞”的悲鳴,好像在呼喚着自己。

基於不同的研究視角,人們把“精衞填海”神話歸於不同的神話類型。顯然“精衞填海”神話屬於典型的變形神話,且屬於變形神話中的“死後託生”神話,即將靈魂託付給現實存在的一種物質。不僅如此‘精衞填海”還屬於復仇神話,女娃生前與大海無冤無仇,但是卻不慎溺水身亡,如此與大海結下仇恨,化身為鳥終身進行填海的復仇事業。

3、羿射九日

形容為民除害的英勇行為,出自漢·劉安《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

到了堯統治的時候,有十個太陽一同出來。 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花草樹木乾死,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還有其它多種災害,諸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脩蛇。於是,堯派后羿去為民除害。 后羿把這些災害一一清除。 堯領導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豐功偉績,深得民心,受到了百姓的愛戴,安排堯為的領導人。

4、大禹治水:又稱為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説故事,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説。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作為黃帝的後代,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唐堯、虞舜二帝,分別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事宜。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封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