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來源:魅力女性吧 1.52W
二十四節氣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十四節氣是西漢開始的。西漢時,“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文獻《淮南子.天文訓》。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平氣法”劃分節氣。

“平氣法”用立杆測應確定黃河流域的日短至作為冬至日,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始於西漢。漢武帝時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圭表測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節氣。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來自三百多年前清朝確立。二十四節氣,藴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它可以有效指導農業生產而不誤農時。

中國農曆的“中國二十四節氣”被認為是中國在世界國際氣象界的第五大發明,這是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無論哪個朝代,何時何地的人都必須吃飯。因此,掌握農時,什麼時候種什麼,不種什麼是非常重要的。二十四節氣是華夏先民經過數千年實踐創造的珍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掌握農時的工具。因此,我們的祖先進行編制了《二十四節氣》,用於教育指導自己後代耕作。

都説是遠古黃帝之孫顓頊發明了農曆“二十四節氣”。但確切地説,它應該是古代農民長期耕作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智慧的結晶,而具體是誰誰用文字寫下來的無從考證,只能説是我國古代先民長期的勞動智慧。

中國二十四節氣文化起源於中國黃河盆地,最早可以出現在夏朝。早在春秋戰國,中國就已經能夠通過測量正午的太陽陰影長度來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四個節氣。這時,中國先賢定下了四個節氣: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二十四節氣建立於中國先秦時期,並在漢代完全確立以指導農耕,即《太初曆》。它是可以通過觀察發現太陽的運動,認識一年中季節、氣候和物候的變化發展規律而形成的知識體系。

西漢,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以司馬遷,公孫卿、壺遂、星官射姓、方士唐都、鄧平等共二十餘人,修訂曆法,即《漢歷》,後人稱為《太初曆》。有人説,鄧平編造了《太初曆》,但這只是片面的看法。

當時,《太初曆》正式在曆法中預定了二十四節氣,並定義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是吸收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指導農耕的補充曆法,是古代勞動人民進行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歷史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相關概念。可惜西漢的《太初曆》原作已經失傳。它是中國當時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

隨後中國二十四節氣經歷了各個不同朝代,一直沿用至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