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時三刻是多長時間

來源:魅力女性吧 2.05W
古代一時三刻是多長時間

在古代的時候,每天有十二個時辰,也就是説一時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一刻是指15分鐘,那麼三刻自然就是45分鐘,古人口中的一時三刻是2個小時零45分鐘也就是165分鐘。

一時三刻這個成語經常被用來形容是時間短的意思。經常聽到有人這樣説過,這麼龐大的工程,一時三刻是完成不了的。意思是説時間轉瞬即逝,過得很快,其實就是時間很短的一種表示。要想做好一件事,尤其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一時三刻通常是辦不成的。

一時三刻”是一個成語,形容很短的時間。一刻代表現在的15分鐘。

如果把“一時三刻”理解為一個時辰三刻鐘,就是2小時45分鐘的意思。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2小時,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三刻就是45分鐘。

擴展資料:

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古代勞動人民最初描述時間主要參照顯而易見的天象、動物生物鐘和日常作息,比如雞鳴、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後來逐漸改用授時設備讀數來描述,後來也逐漸給這些授時設備讀數配上了五行。比如,給甲乙兩字配上木(4:48~9:36)、給丙丁兩字配上火(9:36~14:24)、給戊己兩字配上給土(14:24~19:12)、給庚辛兩字配上金(19:12~24:00)、給壬癸兩個字配上水(0:00~4:48)。這些附會並無實際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