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會議發展歷程

來源:魅力女性吧 5.88K
中外會議發展歷程

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國際會議已日益成為世界各國進行交往和聯繫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國際社會致力於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的努力中佔據越來越突出的地位。所謂國際會議,主要是指數國以上的代表為解決互相關心的國際問題、協調彼此利益,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尋求或採取共同行動(如通過決議、達成協議、簽訂條約等)而舉行的多邊集會。國際會議的產生:國際會議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經歷了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國際會議源自古代國家的外交活動。它最初是兩個國家的代表會晤以處理彼此關心的事務,後來逐步發展到數個國家以集會的方式解決涉及相互利益的問題。在古代,東西方都有過原始形式的國際會議。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曾存在過諸侯國家集會的實 踐。例如,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和宋、魯、衞、吳等國的諸侯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會盟。 又如公元前564年的“弭兵之盟”,參加的有14國之多。在西方,荷馬史詩《伊里亞特》 中已有各方召開會議討論戰爭或媾和問題的描述。古代希臘,則有過城邦之間的邦際會議 。比如有名的“近鄰同盟”,每年定期召開兩次全體會議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並作出有約束力的決定。然而,不論在東方或西方,上述這些集會只是國際會議的雛形。

進入中世紀之後,隨着封建君主制的鞏固和民族國家的成長,國際會議形式在西方獲得了新的發 展。其突出表現是由羅馬教皇多次召開的所謂“萬國宗教會議”。這些會議的參加者包括 歐洲各國的僧侶代表,也有世俗國君的使節。會議不僅討論宗教問題,還涉及世俗問題。到15世紀,宗教會議除討論那些重大的宗教問題之外,還探討一些政治性問題,如國際衝突等,對當時的國際關係曾產生不小的影響。在這些會議上,國君及其使節開始發揮重要 作用,與會的代表團初步具有了“民族”的性質。可以説,萬國宗教會議是國際會議的前身。

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國際會議, 首推17世紀中葉在德國召開的威斯特伐利亞會議。這次會議旨在解決30年戰爭(1618年—1648年)問題。當時歐洲大陸的多數國家,如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新教諸侯、瑞典、法國、西班牙等,都派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經過各方長時間的艱苦談判,終於在1648年10月 簽署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從而結束了使歐洲大陸飽經戰亂之苦的30年戰爭。在此後的一 個多世紀之中,和約對歐洲大陸的國際關係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威斯特伐利亞會議開創了近代國家間通過舉行大規模國際會議這種形式來解決重大國際問題的先例。這次會議雖在 組織及程序上還不完善,但仍解決了許多技術性問題,如禮賓禮儀規定、代表的位次、代表的全權證書等問題。會議中出現了大量的磋商和斡旋。威斯特伐利亞會議之後,國際會 議的實踐不斷豐富。18世紀有旨在結束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烏特勒支和會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