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治理的三感是什麼

來源:魅力女性吧 8.03K
我國社會治理的三感是什麼

三感分別是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設智慧社會,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需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羣眾基本生活,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段講話中着重提出的“民生三感”,是當前新形式下時代所賦予我們的重大新課題,也為我們的黨和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滿足人民羣眾的獲得感”。乘着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春風,人民羣眾身邊所設計的物質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變化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的。

三感”充實,人民羣眾才能安居樂業。羣眾“三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主觀感受,“三感”的充實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給人民羣眾生活帶來了切實的進步,反映出衞生、交通、食品、環境、國防的安全給人們帶來了穩定的生活,反映出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給人民心靈帶來的富足。羣眾“三感”持續,説明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契合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人民羣眾就會對未來的生活抱有期望,就會努力工作勞動、遵守社會秩序,塑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貌。

“三感”滿足,人民羣眾才會衷心擁護。人民羣眾是黨的執政基礎,只有持之以恆地重視並增進羣眾的“三感”,人民羣眾才會打心眼裏認可經濟發展的成果、認同社會管理的方式、擁護基本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才能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羣眾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既包括經濟層面,也包括社會層面,人們在經濟生活上解決了“有沒有、好不好”,就要考慮社會生活“幸不幸福、安不安全”。

提高羣眾“三感”是構建高質量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抓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社會治理水平卻長期滯後於經濟發展。構建當前的社會治理體系,就要以提高羣眾的“三感”為切入點,以建設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社會為目標,全面提升民主法制、公平正義、綠色健康等方面的社會治理能力。

提高羣眾“三感”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使擴大內需成為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我國擁有強大的內需潛力,隨着消費的升級,人民羣眾需要更完善、更全面的公共服務產品,需要更豐富、更喜聞樂見的精神產品。換言之,滿足羣眾“三感”就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