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朱的名人排名

來源:魅力女性吧 1.87W
姓朱的名人排名

10、朱序

(-393年),字次倫,義陽郡平氏縣人,東晉名將。

朱序平定司馬勛之亂,因功升任徵虜將軍,封爵襄平子。太元三年(378年),前秦攻打襄陽,朱序率軍固守襄陽,後兵敗被俘,被前秦天王苻堅任命為度支尚書。肥水之戰中,朱序暗中幫助晉軍,使晉軍大敗秦軍。朱序投歸東晉,歷任龍驤將軍、琅邪內史、豫州刺史等,屯兵洛陽。

9、朱桓

(177年-238年),字休穆,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朱桓代替周泰任濡須督。夷陵之戰後,曹仁率領幾萬步騎出徵濡須,朱桓手下只有五千軍隊,他設計引誘曹仁派兵攻城,在濡須打敗曹仁,斬常雕,生擒王雙,斬溺魏軍千餘人。後又助陸遜破曹休,吳軍斬獲萬餘人,官至前將軍、青州牧,假節,封為嘉興侯。

朱桓為人高傲,不喜歡為人所驅使,而又善養士卒,輕財重義,與人一見,數十年不忘,死時部下無不哭啼。

朱姓人口在國內排13位,約有1500萬人,也是大姓,名人不少,特別是以“兩朝天子,一代聖人”聞名。

一、帝王類22名

1、朱温,又名朱晃、朱三、朱全忠,五代時期後梁的建立者,後梁太祖,907年代唐而立,後被兒子朱友珪弒殺。

2、朱友珪,朱温次子,因為得知朱温要貶謫自己為刺史,而可能立其他兒子為子嗣,鋌而走險殺了朱温。祕不發喪登上帝位,但是僅僅幾個月就被其弟朱友貞推翻,朱友珪被殺並被廢為庶人。

3、朱友貞,朱温之子,後梁末帝,在打敗朱友珪後登上帝位。後來被後唐莊宗所滅,他自焚而死。

4、朱元璋,明太祖,年號洪武。原名朱重八,安徽鳳陽人,在位30年,在位期間大殺功臣,鐵腕反腐,廢除宰相,加強集權。死後葬於南京明孝陵。

5、朱允炆,明惠宗,年號建文,朱元璋子孫,因其父朱標早亡繼承帝位。其四叔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篡位,朱允炆不知所蹤,據説死於南京城破大火。

6、朱棣,明成祖,年號永樂。在位期間文治武功不錯,修永樂大典,派鄭和七下西洋,北擊蒙古等。

7、朱高熾,明仁宗,年號洪熙,大胖子,朱棣長子,為人比較厚道,開創了“仁宣之治”,在位僅僅十個月。

8、朱瞻基,明宣宗,朱高熾之子,年號宣德,是一位太平天子,較有作為,不過促織天子的名號影響了聲譽。

9、朱祁鎮,明英宗,有過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主要源於他坎坷經歷,經歷了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回到北京被兄弟軟禁,通過奪門之變復位登基,皇帝——俘虜——太上皇(囚徒)——皇帝。

10、朱祁鈺,明代宗,明英宗異母弟,年號景泰。因為英宗被俘虜而被擁立為帝,英宗復辟後死的不明不白。帝號被廢除,未能進入十三陵。

11、朱見深,明憲宗,年號成化,明英宗朱祁鎮之子,終身喜歡一個比自己大十七歲的萬貴妃。

12、朱佑樘,明孝宗,年號弘治,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引用賢臣,斥退奸臣,創造了“弘治中興”的局面。

13、朱厚照,明武宗,年號正德,喜歡豹房辦公,愛御駕親征,封自己為鎮國公、朱壽大將軍。在一次玩鬧中落水,不久病死。

14、朱厚熜,明世宗,年號嘉靖,興獻王之子,由於武宗沒有子嗣,以藩王繼承大統。在位45年,喜歡修仙,被海瑞上書罵。

15.朱載垕,明穆宗,年號隆慶。

16.、朱翊鈞,明神宗,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最久的皇帝。前期有張居正改革,後期有“三大徵”。但是有近30年不上朝。

17、朱常洛,明光宗,年號泰昌,“一月天子”。

18、朱由校,明熹宗,年號天啟,木匠天子,寵信太監魏忠賢。

19、朱由檢,明思宗,年號崇禎,亡國之君,最後在煤山上吊自殺。

20、朱由崧,南明弘光政權皇帝。

21.朱聿鍵,南明隆武帝,亂世賢君,1646年被清軍俘虜,絕食而死。

22.朱由榔,南明永曆帝,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在逼死坡。

10、朱序

(-393年),字次倫,義陽郡平氏縣人,東晉名將。

朱序平定司馬勛之亂,因功升任徵虜將軍,封爵襄平子。太元三年(378年),前秦攻打襄陽,朱序率軍固守襄陽,後兵敗被俘,被前秦天王苻堅任命為度支尚書。肥水之戰中,朱序暗中幫助晉軍,使晉軍大敗秦軍。朱序投歸東晉,歷任龍驤將軍、琅邪內史、豫州刺史等,屯兵洛陽。

9、朱桓

(177年-238年),字休穆,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朱桓代替周泰任濡須督。夷陵之戰後,曹仁率領幾萬步騎出徵濡須,朱桓手下只有五千軍隊,他設計引誘曹仁派兵攻城,在濡須打敗曹仁,斬常雕,生擒王雙,斬溺魏軍千餘人。後又助陸遜破曹休,吳軍斬獲萬餘人,官至前將軍、青州牧,假節,封為嘉興侯。

朱桓為人高傲,不喜歡為人所驅使,而又善養士卒,輕財重義,與人一見,數十年不忘,死時部下無不哭啼。

8、朱儁

(—195年),字公偉。會稽郡上虞縣人。東漢末年名將。

黃巾起義爆發後,朱儁擔任右中郎將、持節。平定三郡之地後,被皇甫嵩上表推功,進封西鄉侯,遷任鎮賊中郎將。又率軍討平南陽黃巾。中平二年(185年),進拜右車騎將軍,更封錢塘侯。

7、朱然

(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義封,丹陽故鄣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毗陵侯朱治的外甥和養子,孫權的同學。

朱然曾隨呂蒙擒殺關羽,以功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呂蒙死後,朱然代替呂蒙鎮守江陵。夷陵之戰中,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徵北將軍,封永安侯。魏國攻吳,朱然堅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將圍攻江陵六月之久,未能攻克,朱然從此“名震敵國”。

6、朱能

(1370年-1406年),字士弘,懷遠人,明初名將,明“靖難四傑”之一,與張玉併為朱棣的左膀右臂。他隨燕王徵漠北,驍勇善戰。他在靖難之役期間奪取北平九門,先後擊敗耿炳文、李景隆,在靈璧俘虜平安等南軍名將,收降十萬南軍,累功至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加太子太傅。

5、朱祐

(-48年),原名朱祜,字仲先,南陽郡宛人,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朱祐自幼與劉演、劉秀相識,關係極好,自劉演、劉秀起兵就一直跟隨左右,歷任護軍、偏將軍、建義大將軍,先後封為安陽侯、堵陽侯、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

4、朱文正

(1336年—1365年),朱元璋的親侄子,朱元璋集團的核心人物,被譽為明初第五名名將,曾任全軍最高衙門“大都督府”的大都督。

朱文正善於謀,勇於戰,在洪都保衞戰中坐鎮孤城抵禦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堪稱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為朱元璋統一天下立下奇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防守悍將之一。

3、朱棣

(1360年-1424年),朱元璋之子,明朝第三任皇帝。

明朝建立後,朱棣被封為燕王,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朱元璋死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在南京稱帝。

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衞,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明史》評價他説:“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史稱永樂盛世。

2、朱温

(852年—912年),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碭山人,五代樑朝第一位皇帝。

朱温參加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之後他歸附唐軍,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義軍。因他鎮壓義軍有功,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樑王。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推異,藩鎮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過禪讓的形式代唐稱帝,建國號樑,史稱後梁。

1、朱元璋

(1328年—1398年),字國瑞,原名重八,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年輕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他先後擊敗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並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收回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又後後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他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注重招賢納士,廣採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強調將領要識、謀、仁、勇兼備。主張寓兵於農,且耕且戰,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他最重要的功績是驅逐胡虜,除暴亂,拯救漢民族,平定天下,廢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種族等級及壓迫政策,恢復了中華,帶領華夏復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