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規律最佳解釋

來源:魅力女性吧 1.26W
人性規律最佳解釋

《莊子》曰:“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

1、愛,可以讓人親近。

莊子曰:“愛之則親。”

愛護別人,別人就會親近你。愛,也是一種馭人術。

領導愛護下屬,下面的人就會説他好。這是招攬人心,得到別人擁護的最好方法。

2、有利益,人就會來。

莊子曰:“利之則至。”

“利”是駕馭人的最常用方法。哪些東西賺錢,哪些東西有利可圖,大家都會跟風而去,有些人懂得使用“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經得起誘惑,看到事情本質的人,才可以不被利用。

3、得到稱譽,人會更加勤勉。

莊子曰:“譽之則勸。”

別人誇自己厲害,得到誇獎的人,就會很開心,更加努力。這也是常見的籠絡人心的方法。公司或者集體,經常獎勵和頒發榮譽,就是順應人性,鼓勵大家更加賣力的幹活。

4、強加厭惡的東西,人就會離開。

莊子曰:“致其所惡則散。”

人都不喜歡別人強迫自己。想要一個人離開你,那就強迫他去幹自己厭惡的事。

人性是類人對其自身之本質屬性的一種指稱和概括。作為人之屬性的人性自然必須依附於人兒存在,相對於人而言説,並因人之行為及思想的變化而變化。

按照古人的説法:天、地、神、人四個位格乃是四位一體的,四者渾然天成,相生相剋,息息相關。正是在人與人、人與神、人與天地之間的交互關係中,人類一步步塑造、形成並變換着自身的屬性。

古往今來,無論哪朝哪代,不管滄海桑田,萬千變化之中始終如一的屬人的特性,才算得上是嚴格意義上的人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