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書名的奧祕

來源:魅力女性吧 2.45W
論語書名的奧祕

關於《論語》的解讀,有史以來有成百上千的版本,但是解來解去,無外乎“説文解字”四個大字。

《論語》從形式上來説,就是一部微博集合,看似章句之間零亂紛雜,幾無聯繫。如果讀者再對歷史背景懵然無知,幾乎無法解讀。

所以,解讀《論語》,卻不瞭解春秋的歷史和文化,不瞭解孔子的身世,不瞭解孔子與弟子們的性格,以及他們之間微妙的關係,那就只能是説文解字。解釋起來往往姑妄言之,謬之千里。

譬如,“不踐跡,亦不入於室”、“鄉愿,德之賊也”等句都被解説得雲裏霧裏,不知所云。

如果我們能夠把《論語》中的每一段話放回當時的歷史中去,就會體會到這些對話的本意。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些對話的本意,則會發現歷史即現實,真實的《論語》反映真實的生活,能夠給世人真實的啟迪。

所以,我們需要對《論語》真實的解讀。

2、《論語》人物順序學問很大

首先,我們來看看《論語》的結構問題,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論語》分為二十篇,除個別篇之外,整個順序錯亂複雜,貌似無序。為什麼如此無序這要從第一篇開始分析。

《論語》第一篇,出場順序依次是孔子、有若、曾參、子夏和子貢,第一篇只有他們五人的語錄。看出什麼來了嗎

有若,編纂《論語》時孔子學校校長,在《論語》中被尊稱為有子曾參,孔子學校的時任教務主任、《論語》總編輯,在《論語》中被尊稱為曾子子夏,當時天下第一強國魏國的中央黨校校長,霸主魏文侯的老師子貢,時任中國首富、孔子學校主贊助商。

看見附着在他們身上的關鍵詞了嗎“縣官”、“現管”、權力、金錢。這與當今社會有什麼區別嗎譬如春節晚會,坐在現場前排的都是這四個關鍵詞。譬如清華北大校慶,坐在主桌的一定還是這四個關鍵詞。

所以,《論語》的整體無序是為了出場順序的有序。媚權、拜金,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不過,如果放在當今,就是子夏第一、子貢第二了。

3、孔子官運從未亨通過

為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段話是整個《論語》的開篇第一章過往的説法,都説這些話在講讀書的快樂,講遠方來人的快樂。

殊不知,學而用之才是大快樂,遠親不如近鄰才是大快樂,被人理解才是大快樂,這也都是孔子所説的。在這一章裏,大家沒有看出“不亦悦乎”是個強烈的反問句嗎沒看到孔子是在辯解嗎沒有看到被刪除或者被忽略的“學而不能用,國內無朋友,被人嘲笑為小人”的問句嗎

所以,開篇第一章是孔子一生的寫照:一生失敗,但是自得其樂。或者:自得其樂,但是一生失敗。

看到孔子臨終前的哀歎,“哲人委乎,泰山摧乎”看到孔子的出殯用商禮而不用周禮,你會明白,孔子怎樣回首自己的一生。

事實上,每個人的思想都在變化,隨着年齡也好,隨着環境也罷。孔子的思想同樣如此,特別是幾次出國之後。所以,把《論語》按照時間順序進行重排就顯得非常重要。當完成重排之後,赫然發現孔子的思想是這樣變化的:儒家—儒法家—道家。

早年,孔子受魯國傳統文化影響,崇拜周公及周禮,這個時候他是純粹的儒家。35歲的時候他去了齊國兩年,其間對法家管子十分敬佩,此後成為儒法家,講禮少了,講德與仁多了。晚年,孔子對世界失望,避世思想嚴重,潛心研究《周易》,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位道家。在《論語》中,記述了很多孔子晚年論道的言論。

由此,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孔子的徒子徒孫中不僅有的儒家如孟子、荀子,同樣有的法家如商鞅、吳起等,還有的道家如莊子等。

4、孔子與弟子關係也是瞭解《論語》的鑰匙

孔子也是人,孔子的老年也會痴呆和促狹,這在《論語》中也有例證。孔子老年易發怒罵人,這並不是他原本的性格特點,而這些老年呆之後的言論是不能拿來使用的。

瞭解孔子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有助於理解他們之間的對話本意,最典型的是孔子與子貢之間的關係,兩人從一開始互相看不上而鬥嘴,到後來逐漸融洽地開玩笑,再到最後兩人超越師生,形同父子的關係,在《論語》中都有詳細的體現。其中的奧妙,如果不能瞭解對話時兩人的關係,是無法領會的。

同樣,孔子與顏回的關係、與冉有的關係,等等,都是在變化中的。

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偉大之處在於因材施教。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學生的特點,那麼又如何體會孔子的高明之處呢

譬如我們在一開頭説到的“不踐跡,亦不入於室”這句孔子對子張説的話歷來被解釋得烏七八糟。但是,如果瞭解子張喜歡抓人小辮子喜歡探人隱私的性格弱點,就知道孔子的話是勸他“不要抓住別人的過去不放,也不要探聽別人的隱私”。

類似的話還有很多,正因為歷來的解讀都不瞭解孔子學生的性格,因此多半都是不知所云。

5、明白“仁”和“德”的內涵,可以讀懂半部《論語》

歷來解讀中最糟糕的,是大家都把“仁”和“德”這兩個重要概念説得天花亂墜,可是什麼是仁什麼是德,卻稀裏糊塗。的南懷瑾講仁,洋洋灑灑一萬字,還是説不清楚。

其實,簡單説來,仁就是“情商”,所以每個學生的答案都不一樣,因為他們的性格特點不同。德是什麼就是以身作則。所以,仁是適合於每個人的,德是專指統治者的。明白了這兩個概念,至少就理解了一半的《論語》。

譬如上面説到的“鄉愿,德之賊也”,一般解釋為,普通世俗的願望,是敗壞道德的。但如果把“德”解釋為統治者,這句話就變成——如果志向與一般老百姓一樣,就不是統治者應該具備的德。(如果與老百姓一樣,就會與民爭利,就不會有遠見,就不會有大局意識。所以,統治者的目標不能與老百姓一樣。)幾千年來的困惑,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