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以前叫什麼

來源:魅力女性吧 2.84W
天安門以前叫什麼

天安門以前叫“承天門”。

北京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當時天安門是一座三層樓的五洞牌坊。天安門命運多舛,曾遭雷擊起火被焚,也因李自成攻佔京城被毀。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在原址廢墟上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並更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今天的天安門是新中國成立後擴建的,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備受敬仰。據記載,天安門的主持設計者是明朝有“蒯魯班”之稱的蒯祥

承天門。

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門。清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內和、長治久安”的含義。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着巨大的毛澤東主席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天安門以前叫承天門。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

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在原址廢墟上大規模改建,並更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康熙年間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修繕。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天安門廣場被當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民國三年(1914年)五月,北洋政府的朱啟鈐啟動改造舊都城計劃。拆除天安門前千步廊、修築瀝青路、甕城等,原本封閉的宮廷廣場變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開放空間,威嚴、神祕的皇權被消解。正因為朱啟鈐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的第一次改造,天安門開始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廣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