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龍蝦養殖方法

來源:魅力女性吧 3.05W
肥水龍蝦養殖方法

1、肥水時間

在肥水時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肥水初期,約從施肥後第3-4天開始,由於單細肥藻類迅速繁殖並進行光合作用時,消耗二氧化碳,引起酸鹼度(pH)升高,有時達到9.5,甚至更高。但到第15天以後,逐漸下降,到第20天左右,pH值降到8.3左右。這個pH值,最適宜小龍蝦生長。這個時候的水色、透明度和浮游動物都處在最佳狀態,最適放苗。因此,施肥時間,應安排在放苗前20天左右最好。

2、肥水方法

用多次施肥方法肥水:第一次進水30-50釐米即施肥,待水色和透明度調節好後,再把水位加高,進行第2次施肥,或第3次施肥。其根據是,水位低容易升温,有益藻類生長。筆者曾對此做過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一次性肥水不論效果、時間和成本,都比多次進行肥水好。

3、肥水物質使用哪些物質肥水,應由池塘底質狀況決定。一般來説,泥質和沙泥質池塘,直接用無機肥效果最好。沙質底、高位池和鋪地膜池塘、肥水時困難些,可用無機肥和有機肥相結合的方法,效果較好。、

4、水質追蹤

肥水最重要作用之一,是增加氧氣。池塘通過肥水,改變了水色和透明度。而水色和透明度主要是由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數量決定。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透明度就越低。浮游植物的作用,是能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浮游植物越多,則放出的氧氣就越多。凡養過蝦的人都知道,天氣好,不下雨,蝦不容易發病。相反,若是陰雨天,特別暴雨、大暴雨或颱風天氣,蝦最容易發病。蝦發病原因很多,最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以上天氣來臨時,浮游植物光合減弱,供氧量自然減少。據報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的含量佔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達91.3%-100%,是池塘中氧氣的主要來源,而大氣的擴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僅在5.3%-7.8%。同時,浮游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又吸收池內豐富的無機鹽類,是池內生物鏈的重要環節。因此,浮游植物是穩定蝦池生態環境的核心,是保持池塘生態平衡的主力軍。

毒完塘後2-3天,即用80目網紗過濾進水,防止魚類、蝦幼體或卵,以及大型浮游動物進入塘內。

這時進的水,帶進大量浮游生物,即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這些浮游植物在施肥時,吸收營養鹽,24-48小時內即可培養出良好水色和透明度。

浮游植物迅速繁殖又為浮游動物提供飼料,浮游動物又迅速繁殖,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時剛放下的蝦苗,在良好環境中便迅速生長。

方法

1、清塘 很多有關小龍蝦養殖的書籍和報刊都有介紹,用多次施肥方法肥水:第一次進水30-50釐米即施肥,待水色和透明度調節好後,再把水位加高,進行第2次施肥,或第3次施肥。其根據是,水位低容易升温,有益藻類生長。筆者曾對此做過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一次性肥水不論效果、時間和成本,都比多次進行肥水好。

許多小龍蝦養殖户反映,蝦塘施肥後,水肥不起來。一旦肥起來,很快又變清,反反覆覆,很難培養藻類。經瞭解,許多養殖户為了清塘能夠側徹底,將養殖水體中所有的敵害生物(魚和白蝦)、細菌、病毒、病原體殺死,防止蝦病發生,採用了全水體消毒方法。養殖水體有多深,就用多深水體消毒。這種清塘的目的和願望是好的,但效果適得其反,副作用大,弊大於利。以上用進滿水的方法毒塘和消毒,敵害生物及各種病原體當然會殺死,但池中各種有益生物,其中包括各種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也被殺死,這些生物被殺死後,水體變透明,變清,看到池底。在這種水環境中,已不存在藻種。沒有藻種,當然就沒有繁殖藻類的親體。這就是施肥後水難肥的原因。這種水體由於藻類少,即使培養一定水色和透明度,也不持久,所以水色反反覆覆,很難肥水。

2、育肥 有不少養殖户用花生麩、米糠和雞屎等肥水。並聽到他們説講,這些都是某專家教授教他們使用,這裏面有些是錯誤的。上述肥水物主要成份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有機物質,均不易溶於水,不易被單細胞藻類吸收和利用。沉積池底後會腐爛發臭,污染底質,留下隱患。同時成本增高,又增加養殖户負擔。發病蝦塘有80%是使用雞糞肥水,而用無機肥,例如尿素和過磷酸鈣肥水的蝦塘,基本上不發病。有些地方的龍蝦養殖户用雞糞肥水,效果也不錯,但他們使用方法是這樣:在蝦塘邊建一個水泥池,把雞糞倒在池內加水發酵,再加石灰及其它消毒劑消毒。待使用時,攪勻,並用網紗過濾後,用水全池潑,不用雞糞渣。

使用哪些物質培育肥水,應由池塘底質狀況決定。一般來説,泥質和沙泥質池塘,直接用無機肥效果最好。沙質底、高位池和鋪地膜池塘、肥水時困難些,可用無機肥和有機肥相結合的方法,效果較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