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關外什麼意思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8W
流放關外什麼意思

流放到關外是清初時的政策,目的恰恰是保護“龍興之地”。

清軍入關,帶走大量的八旗將士和勞動人口。時人謂:“從奉天到北京,旅程三、五十六日,男女相踵,不絕於道。”可見人數之多。

大批清軍入關,連年征戰不斷,百姓紛紛移居關內,這就使遼東大片沃野淪為荒野,造成遼瀋地區的人口急劇減少,勞動人手奇缺,導致廣大東北地區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不得不將大批遣犯流放到東北,以期東北經濟的發展,這是流犯流放東北的主要原因。

順治十年,也曾出台《遼東招墾條例》,規定:“遼東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一百名加一級。”

希望用這種方式來增加東北地區的人口。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東北地區的人口並未增加,主要是因為東北地區天氣嚴寒,自然環境惡劣,關內百姓自然不願意背井離鄉,何況那時關內百姓生活基本可以維持,不需要出關謀生。

再者,從軍事層面考慮,廣闊東北的地區,做為清代戰略總後方,意義重大。

它與俄羅斯、朝鮮、蒙古接壤,又靠近京師,是中原內地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是清王朝的大本營,是龍興之地,是中原一旦有變,愛新覺羅氏可以退守的地方,尤其離鴨綠江不遠處北岸有興京祖陵,在英額、旺清、鹼廠、靉陽四座邊門外, 分佈着眾多的採參山場和獵場。

關係重大,可以説東北地區的安危與否,關係着整個大清王朝的興衰榮辱。清代前期數代君主對東北地區確實就是這樣認識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