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戰役的結果是怎樣的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1W
長津湖戰役的結果是怎樣的

長津湖戰役的結果:

伍千里率領着穿插七連參與了下碣隅裏的戰役,這場戰役以我軍階段性勝利而告終,但是七連的雷公卻因為掩護大家而犧牲了,而最後主角之一的伍千里也犧牲了。

      長津湖戰役,發生於抗美援朝時期。始於1950年11月27日,止於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東線第九兵團三個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與美軍展開了正面較量。志願軍在裝備落後,補給不充分的情況下,殲滅美第十軍一個整團,開創了一個新紀錄。迫使當時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摩托化、機械化程度最高,二戰中戰功赫赫的王牌軍經歷了路程最長的敗退。此次戰役的勝利,志願軍收復了長津湖以東,三八線以北的廣大區域,在東線取得了巨大的戰略性勝利。

      隨着志願軍東西兩線的勝利,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爆發以來的拐點。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坐下來,與我方進行停戰談判,為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簽定朝鮮停戰協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一場決定性戰鬥,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東線部分。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悄悄渡過鴨綠江,進入北朝鮮東北部, 在朝鮮東北部之長津湖包圍聯合國軍,令長津湖地區的美國第10軍十分意外。一場歷時17天的殘酷戰鬥在嚴寒氣候條件下隨即展開。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間,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指揮的6.5萬多國部隊,被宋時輪上將指揮的大約16萬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包圍。 中國軍隊由於擁有戰略突然性而包圍了多國部隊。之後由於凍傷和補給不足及武器裝備嚴重劣於美軍而受到各種嚴重損失,並且無法阻止多國部隊突破包圍圈撤退。得以逃出包圍圈,從興南港撤離,同時也標誌着多國部隊完全撤出了北朝鮮。

對於陸戰l師的這場失敗。美國戰史學家描述道:“在陸戰隊歷史上,從未經歷過如此悲慘的艱辛和困苦。這簡直是一次地獄之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