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王問鼎明白了什麼道理

來源:魅力女性吧 1.26W
莊王問鼎明白了什麼道理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討伐陸渾之戎,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了洛水邊。

看着遠處巍峨的周朝王城,莊王眼見兵強馬壯,興起了窺伺之心。

於是借周王慰問的機會,居然問起了“鼎之大小輕重”,意圖將鼎移到楚國!

這一問有石破天驚之勢,鼎者王器,孰能問之

周王使者王孫滿底氣不足地説:

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楚莊王一聽也傲然地説道:你莫要阻止鑄鼎之事,我們楚國只要把折斷的鈎尖收集起來,就足夠鑄造九鼎了

這話的意味,也非常明顯,那就是楚國升起了和周王爭橫,甚至取而代之的野心。

(曾經的周朝天下)

其實嗎,這也是楚國僭越稱王之後,歷代楚王的心思。

話説公元前704年,因不滿周桓王不給楚國提升爵位,楚國國君熊通,又一次演繹了曾經祖先稱王的故事,不聽周王命令,自顧自的稱起了王。

這爵位一上升,就讓楚國在名義上,獲得了和周王一樣的地位,雖然大多數諸侯國都不認,不過不認不要緊啊,我自己也可以玩的很開心。

稱王之後的楚國,算徹底脱離了周王朝封幫建國的分封體系,成了當時諸侯國中的另類。

然後咧,以另類自居的楚國,就開始籌謀大業。

對外:楚國征戰無數,打下了大片的荊南土地,滅了周邊無數週朝的分封小國。

對內:楚國自身國情,改革統治制度,強化國家向心力。。

外征戰,內改革之後,楚國成了幾乎和周王朝一模一樣的存在,唯一的區別,估計是,周王朝有名無實,不過虛名共主,楚國則實至名歸,管轄了治下領土。(掌控力偏弱)

可是即便如此,説楚莊王稱霸的時候,有實力滅亡周朝,依舊高估了楚國的能力。

(當時春秋格局)

至於原因嗎,需要回溯歷史根源去看。

周王朝建立於商朝廢墟之上,作為後進朝代,吸取了不少商朝滅亡的教訓。

商朝滅亡,是因為方國周的崛起,引發動亂所致,而商朝和周朝不同姓,不算一家人!

周王朝看到這一點後,覺得這是問題的關鍵,於是在分封天下的時候,特別照顧自家人。

周王封天下,建國七十三,姬姓獨佔五十三。

這羣同源同姓的人,成了周王朝統治的最佳合夥人,即便後續西周王室衰微,可一家人的血脈卻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牽一髮而動全身!

平時打打殺殺,那是親戚內鬥,即便滅國無數,也好好安置了親戚們,但真要將宗主給滅了,將帶頭大哥給幹掉了,這羣姬姓後裔,不翻臉才怪!

眾怒難犯是楚國滅亡周朝的最大制約力量,因為姬姓諸侯國還有不少!

(周武王分封諸侯)

這也是為何春秋爭霸多,戰國滅國多的因由!

在齊桓公創造了霸主概念之後,春秋強國潛意識中,都有了一個認知,當霸主香啊。

這如此香甜的霸主位,讓春秋時代強悍卻處於老少邊窮地區的楚國,也蠢蠢欲動。

你齊桓公也不是姬姓諸侯國,(姜子牙後人)都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我楚國又有何不可

於是,楚國從楚文王開始,到後續的楚成王時代,追求的都是諸侯霸主地位。

但這楚國爭當霸主地位的戰爭,和齊國之流爭當霸主的訴求又有不同。

中原諸侯國,因為彼此關係錯綜複雜相互制約,一個強悍的國家,要是行事蠻橫而又以牟利為訴求,無限制擴張領土,就會引發諸侯聯合反擊,這錯綜複雜的國家關係,讓中原霸主,更多擔負的是責任和道義義務,順帶弄點實惠。

而楚國的霸主策略則和中原諸侯國完全不同,他們的目的很簡單,爭霸,爭霸,爭的不是霸主而是天下。

以爭霸為名,乾的卻是滅國的事,楚國的滅國無數背後,都是國家積蓄實力的過程。

(霸主的訴求不同)

這過程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從楚國的政治構架也可窺見一二。

楚國號稱小周朝,在國境內也實行的是分封制,參考周禮弄了無數的封君出來,當然,這也是那個時代諸侯國的主流趨勢,只是這趨勢在楚國最為流行而已。

政治上,向周朝靠攏,軍事上,以佔據領土為基本訴求,讓楚國的爭霸,多了蠻霸,少了王道。

這政治軍事兩方面的作為,在不斷戰爭之後,難免會被無數諸侯國詬病,進而升騰出這楚國,不安好心想法出現。

至於安的啥心思,明眼人都知道,那就是取代周朝成天下正宗。

心思凸顯了,中原諸侯國當然要緊密團結啊,他們團結的目的,除了自身安危之外,也有不讓南蠻楚國,騎在自己頭上發號施令的心思在內。

於是,一羣人開始團結在實力強大的諸侯國之間,組團對抗楚國的蠻霸。

(楚莊王雕像)

這實力強大的諸侯國,就是春秋時代長久的霸主國晉國。

春秋有五霸,可在我看來,這五霸名不副實,歸根結底也不過晉楚爭霸而已。

前期的齊國首霸,抓住的是晉國宗室內鬥空窗期,後期的吳越爭霸,則是晉楚兩國玩的代理人戰爭把戲。

晉國能成為長久以來的春秋霸主,最關鍵的人物就是晉文公,他歷經磨難之後,成為晉國之主。

隨後勵精圖治,在城濮之戰終於將囂張不可一世的戰爭販子楚成王擊敗,終於讓中原諸侯國找尋到了主心骨,進而團結了中原諸侯國。

但楚莊王時代,楚國實力比楚成王時代更上一層樓,後續還在邲之戰中大敗最強對手晉國。

這勝利之後的威望加持,讓本就強悍的楚國,更讓人聞風喪膽,也讓晉國在中原諸侯國中威望下降。

(鼎之輕重)

此消彼長之後,中原諸侯國也開始搖擺立場。

距離楚國更近的諸侯國,基於自身安危的需要,開始靠近楚國,成了楚國的馬前卒。

國際形勢的好轉,還有盟友關係的改變,讓邲之戰勝利後的楚莊王志得意滿之餘,也尋思着自己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答案在楚莊王看來,不是晉國和他的一票小弟,而是周王朝這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由此才有了莊王問鼎這樣的明顯試探舉措出現。

可週王使者王孫滿底氣不足的話語: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讓楚莊王幡然醒悟,因為這句話暗含深意。

如果將周王朝看作一個老大的話,那麼各個諸侯國就是各個片區的利益代言人。

爭霸天下,就是片區代言人為了各自利益訴求,外交制衡,內部鬥爭的遊戲。

這羣人所存在的土壤就是周王朝這個扯線木偶一樣的老大,給予的遊戲規則,這規則就是所謂的“德”,換個説法可以理解為“王道”。

有了王道加持,這個遊戲才玩得下去,但如果有一天,突然有個人説:我要單幹。

(從王道變霸道)

這就意味着,要改變長久以來的遊戲規則,跳脱出規則之外。

失去了王道的制約,還有“德”的約束,規矩就蕩然無存,沒有規距不成方圓,所有片區的利益代言人,當然要跳反啊,他們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就會時刻面臨生死存亡。

這規則的破壞者,無疑會成為眾矢之的。

當時楚莊王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局面,除了局面如此之外,形勢也逼迫他無力滅周。

原因嗎也很簡單,實力使然而已。

邲之戰楚國雖然勝利,但晉國的根基並沒有損傷國力猶存,而且手迫於楚國壓力,齊國也有慢慢靠攏晉國的趨勢,至於另一個大國秦國,雖然漸漸式微,但當時的秦國卻是周王朝規矩的遵從者。

楚莊王無論如何狂妄自大,也會尋思自己是否是這三個大國聯合起來後的對手。

真幹下滅周這樣的事之後,面對以“尊王攘夷”為口號的天下聯合討伐,楚國是不是對手,盟友還是不是盟友

這一連串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最終楚莊王也只能止步問鼎之路,這不是遺憾而是時機未到。

這未到的時機,在數百年後的秦國秦昭襄王時候到來了,能以一敵六的秦國,面對末代周赧(nǎn)王拉起的諸侯聯軍,在給予迎頭痛擊之後,更是一鼓作氣,讓周王朝成了歷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