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牌位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來源:魅力女性吧 2.6W
祖宗牌位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明朝永樂年間(約公元1404年),三朝元老賈宰相七十大壽。曾以“神童”着稱,14歲入朝的翰林學士解縉,對明成祖説:“卑職要送一件寶物給賈宰相,讓他們家世世代代頂禮膜拜”。

明成祖與解縉打賭,因些結仇,最後死於明成祖手中。

但是他所獨自設計的祖宗牌位卻沒人敢更改,所以從此之後,祖宗牌位仍然足“天地君親師位”,“九天東廚局命”和“某氏堂上宗祖”三行字,這是祖宗牌位的來歷,於公元1404年產生。

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在墓地附近,稱作“墓祠”。一開始祠堂和宗廟都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廟,到明代嘉靖年間才“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後來,天子、諸侯稱“宗廟”,其餘稱“宗祠”。

擺放在祠堂中的牌位源於漢代“丁蘭刻木事親”的故事,為歷代儒家所倡導。規範神主製作,則從宋代程伊川開始,經朱熹《家禮》一書向全國推廣後普及之。但興建宗廟以奉神主的行為還僅侷限於上層階級或民間墓祠。直至到了明代,民間宗廟大興,舉國上下“家必有廟,廟必有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