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时诗人情感

来源:魅力女性吧 7.64K
靖康之变时诗人情感

北宋在安享了167年的太平之后,岁月静好的生活在宋钦宗靖康年间被打破了。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变”。北宋至此灭亡,同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

这一年

李清照44岁

岳飞25岁

陆游刚出生两年。

14年后,诗人辛弃疾出生。

“靖康之变”,家国沦丧,影响了众多南宋词人的命运,令人可悲可叹。

李清照:颠沛流离,客死他乡

被称为千古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是这场变乱的见证者。“靖康之变”发生时,李清照已经44岁了,在此之前,她是一个生活安定,婚姻幸福的女子。当金兵的铁骑南侵,将这位从未经历战争的女性拉到了残酷的战争之中。

金兵南侵,李清照将自己和赵明诚悉心收藏的金石古籍挑了又挑,最后装了十五车南下避难。一路上兵荒马乱,到处都是逃难的人,李清照以自己的大智大勇硬是保住了这批金石文物,将他们顺利运到江宁府(今南京附近) 。

两年后,赵明诚去世,这给李清照以沉重地打击。在混乱的局势当中,李清照接着南逃,所带的文物佚失大半,让她痛心疾首。

靖康之变后的第四年,李清照到达杭州,颠沛流离的生活给她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她再嫁张汝舟,却发现所托非人,张汝舟不过是一个觊觎她的金石古籍的小人,她愤而离婚。

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永诀、颠沛流离、再嫁匪人的经历之后,李清照的心灵受到重创。但这并没有击垮李清照的意志,她从个人痛苦中解脱出来,把眼光投到国家大事上,写下不少激昂的诗篇。

在南逃的过程当中,李清照路过乌江,写下《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满怀热情的赞颂项羽自刎以谢父老来讽刺苟安的南宋统治者。

她晚年卜居金华,在这里,她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时光,晚年的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进奉朝廷。人们似乎忘了,李清照家在山东济南,可国破家亡后,故乡却再也没能回去。

岳飞:力主抗金,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靖康之变发生时,岳飞25岁。金兵南下侵宋时,岳飞眼见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

在军中,岳飞奋勇杀敌,能力突显,一再受到主将的另眼相看,他先是跟随张所,后又追随宗泽,在军中屡立奇功。

他收复健康、恢复六郡,让高宗赵构都称奇不已。“靖康之变”的耻辱深深的印在岳飞的心里,他力主抗金,反对议和,主张北伐恢复中原,他的名作《满江红》极致体现了他恢复中原的心情: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绍兴十年,岳飞第四次挥师北伐,经过苦战,眼见即将收复故都开封,此时,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班师,岳飞痛心疾首,愤然哭泣: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经此一役,岳飞深知南宋朝廷并不想恢复中原,回朝后,岳飞即请辞官,归享田园。皇帝不许。

金国眼见无法灭亡南宋,于是请求议和,其来信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于是,一代忠臣良将,死于秦桧“莫须有”的罪名之下。消息传到金国,金人弹冠相庆。而那些想要恢复中原的宋人,彻底故梦破灭。

陆游:一生都想恢复中原

陆游生于1125年十月,靖康之变发生之时,陆游是一个两岁的幼儿,他生来的第一课就是逃难,战乱当时,父亲被罢免,举家南逃。对于这一段经历,陆游曾在诗中写道: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

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

有时听得一队金兵来了,他们只得伏在草间,满怀惊恐的隐蔽起来,饿了只能吃些干粮,常常十来天都吃不上热饭。逃难的悲苦生活给幼年的陆游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陆游一生都力主北伐,恢复中原。南宋孝宗即位后,以张浚为都督,开始北伐,却因战将不合,在符离大败。南宋与金人议和,陆游上书依然谈“恢复中原”之事,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1171年,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可朝廷否决了他的《平戎策》,让陆游恢复中原的梦再一次破灭。

陆游一生都志在恢复中原,但是偏安的南宋王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1209年,“靖康之变”82年后,陆游以85岁高龄病逝于家乡山阴,死前,他写了一首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直到临死,都不忘记恢复中原,可历史却残酷地告诉他,南宋从未恢复中原,是不想,也是不能了。

辛弃疾:死前大叫“杀贼,杀贼”

辛弃疾出生时是1140年,此时距离“靖康之变”已经过去了13年,辛弃疾的家乡山东济南早已沦为金国的土地。从小祖父就告诉他,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青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赵义军并起,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辛弃疾归南宋后,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但朝廷却反应冷淡,只安排他做一些地方官职。

公元1203年,主战派重新抬头,辛弃疾被任命为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已经六十岁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不久后,被任命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

辛弃疾知镇江府时,曾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辛弃疾心寒不已,对于朝廷的其它任免,辛弃疾推辞不受。

四年后,重病在床的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国家不幸诗家幸

国家的巨变是诗人们的血和泪

极致的感情促使他们写出众多动人的诗篇。

李清照前期婉约,后期多有豪迈诗词

而辛弃疾更是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这些都抒发了他们在那个时代

为家国沦丧留下的血和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