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格斯牛配什麼品種牛種

來源:魅力女性吧 3.19W
紅安格斯牛配什麼品種牛種

安格斯是我國從國外引進的優良品種之一,分為黑安格斯牛和紅安格斯牛兩種。紅安格斯來源於蘇格蘭本地品種,是從安格斯種羣中經多年選育的優秀品種。紅安格斯牛肉質優良、生長速度快,繁殖性能好,幼牛容易存活,是一個政府積極鼓勵繁育和推廣的具有潛力的牛種。

紅安格斯牛的產地及分佈

紅安格斯牛屬於古老的小型肉牛品種。原產於英國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並因地得名。目前紅安格斯牛主要分佈在我國的新疆、內蒙古、東北、山東等北部省(自治區)。

紅安格斯牛的外貌特徵

紅安格斯牛以被毛紅色和無角為其重要特徵。牛體軀低翻、結實、頭小而方, 額寬,體軀寬深,呈圓筒形,四肢短而直,前後檔較寬,全身肌肉豐滿,具有現代肉牛的典型體型。

紅安格斯牛成年公牛平均體重為700~900kg,母牛體重為500~600kg,犢牛平均初生重25~32kg,成年體高公母牛分別為130.8釐米和118.9釐米。

紅安格斯牛的生產性能

紅安格斯牛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被認為是世界上專門化肉牛品種中的典型品種之一。表現為早熟,胴體品質高,出肉多。屠宰率一般為60%~65%,哺乳期日增重900~1000克。育肥期日增重平均0.7~0.9kg。肌肉大理石紋很好。

紅安格斯種公牛的測量方法

體型測量是給紅安格斯種牛分等級的外型標準。測量時要使牛站立在平坦的地面上。站立時,四肢要端正,從後面看後腿掩蓋前腿,從側面看左腿掩蓋右腿。或者右腿掩蓋左腿。四肢分別在兩條平行直線上。頭應自然前伸既不偏左或偏右,也不高抬或下垂,後頭骨應與鬢甲接近在一個水平面上。

測量的項目有體高、體斜長、胸圍、管圍和睾丸的最大直徑。體高是指由鬢甲最高點到地面的垂直距離。測量的時候要用測仗。體斜長是指從肩前緣到尻尖的軟尺距離,測量的時候可以用軟尺或者皮尺。胸圍是指從肩胛后角處體軀的垂直周徑,測量的時候用軟尺或者皮尺。管圍是指左前肢脛部上三分之一處的周長,在前管的最細處量取,測量的時候用皮尺。

紅安格斯牛育肥技術

肉牛育肥就是使飼料中的營養成分高於其正常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要求,從而讓牛達到快速增重的目的。在紅安格斯牛的育肥過程中,應抓住紅安格斯牛的生長特點,選擇適合的育肥方法。要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飼養過程中必須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 嚴格控制牛齡:育肥牛要求挑選6月齡斷奶的犢牛。要求體重在200kg以上,膘情好,肚大腰直,無疾病。

2、 育肥時間的掌握:育肥時間選擇在冬、春、秋三季,但以秋季8~11月份最好,此時的温度和濕度最適於牛的生長。育肥期一般8~10個月,要根據牛的年齡和育肥牛肥度而定。

3、 育肥牛的飼料組成:在紅安格斯牛的育肥過程中常用的飼料有青飼料、玉米稈青貯飼料、幹麥草飼料、甜菜渣和混合精飼料等組成。粗料應以優良青乾草為宜,花生秧、紅薯秧、豆秧、酒糟等均可,麥秸、玉米秸要進行氨化或活幹菌發酵。精飼料以玉米、高粱、大麥、麩皮、骨粉、食鹽、貝粉等為主。

谷實類飼料飼餵前應進行加工調製以提高適口性和飼用價值,加工時粉碎粒度不宜過細,過細在瘤胃內降解比例高,降低了採食量和飼料轉化效率,也影響增重。

4、 紅安格斯種公牛的飼養:隨着冷凍精液技術的推廣,飼養種公牛的數量大大減少,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種公牛的選擇愈來愈嚴格。培養一頭優秀的種公牛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因此對這些優秀的種公牛如何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十分重要。

對於種公牛飼養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要增進種公牛的體質。健康,精力要充沛,雄性威勢要突出,膘情中上等。

二、應提高精液品質。要求種公牛的射精量、精子的活力、密度及生存指數等項指標,都能經常保持較高標準,而且適合於冷凍精液的製作。

三、要延長種公牛的使用年限。由於種公牛的主要用途在於配種和生產精液,所以在飼料上要對它進行照顧。如果是一年四季均衡採精,則全年飼料供應均衡。如果是季節性配種,則配種旺季一般在春季或早夏,因精子從產生到成熟約需8~10周,應在配種季節到來之前的8~10周加強飼養。精料喂量根據公牛膘情和精飼料質量,每頭日喂1~5kg。配種淡季適當減少精料喂量,可由日喂3次降至2次。雖然充足的營養對種公牛非常重要,但是也要按照科學的食量飼餵,避免種公牛過於肥胖。

公牛的圈舍設施應保證公牛潔淨和舒適。對不同年齡的公牛採用不同圈舍。公牛應有遮蔭棚,以防止強光照射不良氣候所帶來的不適。非採精時,公牛最好不栓系,公牛可在舍內自由走動和鍛鍊肌肉。圈舍應配備一個運動場供公牛運動。如果是室內圈養,需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另外所有圈舍都要裝有安全欄,在牽引公牛時,公牛在安全欄一邊,牽引者則必須隔着安全欄在其另一邊進行牽引,以保證安全和對公牛的控制。

紅安格斯種母牛的飼養

紅安格斯種母牛的飼養管理很重要,它的管理是不是科學直接影響着小牛的健康,所以一定重視。

種母牛的日糧搭配原則以粗糧為主,粗糧在日糧中幹物質的比例不低於60%,精料不超過40%。一般情況下,體重600kg的種母牛,每天可喂混合精料3到4kg,粗料8到12kg,塊根飼料3kg或者青貯飼料30kg。混合精料的大體營養成分是:87.2%的幹物質,11.2%的粗蛋白,0.9%的鈣和0.7%的磷。

喂紅安格斯種母牛要按照日常的飼養喂程序來進行。11月到4月上午的飼餵時間為5點30分到7點30分,下午飼餵時間為兩點30分到5點30分。5月到10月上午的飼餵時間是5點30分到6點,下午的飼餵時間是3點30分到6點30分之間。需要注意的是每天下槽後,觀察母牛發情,時間不少於20分鐘。

飼養員要及時打掃衞生區,保持衞生區內沒有雜草,清潔衞生,這樣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科學管理

紅安格斯牛記憶力強,飼養時要有專人負責,這樣有利於促進人畜親和。刷拭牛體可防止皮膚病,促進人畜親和。有條件的話,最好能每日刷拭1~2次牛體,刷拭的重點是兩角間、額部及頸部等處的污垢。

水是生命和一切生理活動的基礎。牛體含水量一般佔其體重的55%~65%,一般來説肉牛日需飲水約30~60升。飼養中要保證牛有足夠的新鮮、清潔飲用水。

另外堅持每天2~4小時的户外運動有利於牛的新陳代謝,促進消化,增強牛對外界環境急劇變化的適應能力,防止牛體質衰退和肢蹄病的發生。

除了做好以上工作外防疫消毒是必不可少的。每年春秋兩季進行五號疾病防疫及驅蟲。秋季進行布魯氏菌病和結核病檢疫。每十月定期對環境消毒一次,每季度進行全面消毒。定期對牛舍、運動場、牛場的通道進行全面的消毒,以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隨着社會的日益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肉牛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人們對牛肉的質量和營養成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肉牛的飼養中只要以科學的方法飼養,一定能夠獲得可觀的收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