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對孟浩然的評價

來源:魅力女性吧 8.46K
後人對孟浩然的評價

李白《贈孟浩然》:紅顏棄軒冕,白首卧鬆雲。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清詩句句盡堪傳。

殷璠《河嶽英靈集》:浩然詩,文采豐萁,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體。

皮日休: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幹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北齊蕭愨'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先生則有'微雲澹河漢,疏雨滴梧桐'。王融“日霽沙嶼明,風動甘泉濁”先生則有'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何遜之詩句精者有'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則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此與古人爭勝於毫釐也。

皮日休:《郢州孟亭記》)其抒情之作,如《歲暮歸南山》、 《早寒江上有懷》、 《與諸子登峴山》、《晚泊潯陽望廬山》、《萬山潭作》等篇,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藴藉深微,挹之不盡。嚴羽以禪喻詩,謂浩然之詩一味妙悟而已(《滄浪詩話·詩辨》。

蘇軾:子瞻謂浩然之詩,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爾。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

樊澤:故處士孟浩然,文質傑美,殞落歲久,門裔陵遲,丘隴頹沒,永懷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築大墓,闔州搢紳,聞風竦動。而今外迫軍旅,內勞賓客,牽耗歲時,或有未遑。誠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負公夙志矣。

蔡傳:孟浩然詩組建安,宗淵明,沖淡中有壯逸之氣。

清代王士碌曾舉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一詩作為範本:詩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

清代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東旭早光芒,浦禽已驚聒。卧聞魚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聞一多:正如當時許多有隱士傾向的讀書人,孟浩然原來是為隱居而隱居.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讚他”紅顏棄軒冕,白首卧鬆雲,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裏,説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於郢州亭子裏,題曰:”浩然亭“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蹟。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與他關係甚好。隱居本是那時代普遍的傾向,但在旁人僅僅是一個期望,至多也只是點暫時的調劑,或過期的賠償,在孟浩然卻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事實。在構成這事實的複雜因素中家鄉的歷史地理背景,或許是很重要的一點。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於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釘子才了結了求官的願望。他雖然隱居林下,但仍與當時達官顯官如張九齡等有往來,和詩人王維、李白、王昌齡也有酬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