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褲子是什麼樣的

來源:魅力女性吧 2.32W
春秋戰國時期的褲子是什麼樣的

古代的褲子通常都沒有褲襠,只有兩隻褲腳管,上端連在一起,用帶系在腰間,所以叫做袴。《釋名》曰:跨也。兩股各跨別也。"袴是內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還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勞作時穿短衣,則袴內要系一兜襠布,就像日本大相撲運動員的裝束。在宋初的《盤車圖》中,還能見到這種穿法。連襠的短褲,叫做褌。褌短如牛鼻,俗稱犢鼻褲。

古代的褲子是分上下的,從腳到小腿類似於長襪,從上叫“絝”、“袴”,就是兩個褲筒,沒褲襠,沒有腰合,就是依靠腰帶繫着。古代的隱私就靠下裳(也就是裙子)和敝膝(中間裝飾的寬布帶)來遮羞。

而且這種類似現在開襠褲的服飾還是起始於違反禮法的行為,有一個成語叫紈絝子弟,講的就是”絝'(開叉褲)。即便這樣,開叉褲都是隻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才穿用於禦寒。

從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獻來看,褲子古時寫作“絝”與“袴”。漢末劉熙在《釋名》中説:“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在中國文字學的開拓者、漢代許慎的《説文解字》中雲:“絝,脛衣也。”清朝的段玉裁在《説文解字注》中寫道:“今所謂套絝也。左右各一,分衣兩脛。”

從文獻中,我們已經知道古時的褲子實際上與現在的完全不一樣,只有兩隻褲腿,無腰無襠,或者説無腰開襠,穿時只套在膝蓋以下的小腿上,所以古人又稱之為“脛衣”。由於只有兩條褲管,所以,那時的褲子計數與鞋襪相同,都以“雙”來計算。古人穿這種褲子,其目的不是為了遮羞,而是保護脛部也就是小腿部,特別是冬季的保暖。目前所見到的最早袴的圖形,是在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中發現的銅軏飾上。

那麼,春秋戰國時期的褲子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人們卻怎麼也想象不出來。所以,當荊州博物館的考古人員1982年從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一條2000多年前的繡花短褲時,便轟動了中國考古界。

這條繡花短褲,褲腿殘長90釐米,腰寬70釐米,後腰凹口寬15釐米,腿口寬32釐米,滌帶長61釐米。這條短褲,如同現在嬰兒穿的開襠褲一樣,由腰和腿兩部分構成,褲腿作燈籠狀,硃紅色絹面,下端打有五折,形成小口,腰為灰白絹,前部較為完整,腰後敞開襠形,僅有兩條袴腿,襠口不閉合,與當今的套褲比較相近。出土時,這件綿袴是貼身穿的,外面套着一件裙子。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袴與裙、袍和襦合用,袴貼身穿着,它的上部和褲襠都被衣袍遮住。中國古服飾研究專家、作家沈從文説:“這種一體的開襠褲,才是歷史上‘袴’的典型格式。沿用時間也相當長遠,我們從幾個南宋墓出土的遺物中,仍可以看到相同的例子。以它來解釋《史記·趙世家》‘趙氏孤兒’故事的匿兒於有腰的袴中,才有合理的和可能的。這次發現,使我們對兩漢以前有關袴的形制,以及歷來所作的註釋和名稱的區別,都得到了一些新鮮明確的知識。”

不僅如此,這條出自馬山一號楚墓的鳳鳥花卉紋繡棕絹面綿袴,還是東周時期唯一的袴的實物,和迄今為止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一件褲子的實物,被譽為‘天下第一褲子’。”

當時並非沒有合襠褲,合襠褲是“胡服”的一種,最早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裝,便於騎射出行。從開襠褲進化到連襠褲,與當年帶鈎的推廣一樣,得益於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當時,趙國經常與東胡(今內蒙古南部、熱河北部及遼寧一帶)、樓煩(今天西北部)兩個相鄰的民族發生軍事衝突。少數民族善騎馬矢射,能在崎嶇的山谷地帶出沒,而中原地區的戰車缺乏機動性,無法進入山谷地帶對敵清剿。

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決定進行軍事改革,組建騎兵部隊。然而,傳統的上衣下裳,怎能騎馬趙武靈王參照胡人服飾,將下裳中的開襠褲改成合襠褲。

這種將兩襠縫合的滿襠褲,古時稱為“窮絝”或“緄襠袴”,而滿襠的短褲,則被稱為犢鼻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