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三姓家奴的由來

來源:魅力女性吧 2.16W
韓國三姓家奴的由來

其實漢代並沒有“三姓家奴”這一説法,這一典故出自《三國演義》,張飛與呂布對陣時罵:“三姓家奴,哪裏走,燕人張飛在此。”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作品,所以這一説法是在這之後,意指反覆多變,不忠不義,認賊做父的小人,並不是特指一定是投靠三姓,當然呂布是,而韓王信還不止三家三姓,而是多次叛變。

據《史記》記載,項梁復立各諸侯國時,韓國公子成被立為韓王,韓王信只是公子成的手下(家奴的家奴),項梁死後隨公子成投靠後楚懷王,劉邦攻打陽城時,投降劉邦,成為漢將,這是第一次判變。

漢三年(公元前204),韓王信奉命守滎陽,被項羽擊敗,投降項羽,第二次判變。

之後逃出楚,又跑回漢,第三次判變。

漢六年(公元前201),奉命守馬邑。匈奴冒頓單于圍馬邑城,投降匈奴,第四次判變。

多次判變使得司馬遷把他與盧綰列到一起《韓信盧綰列傳》,落筆就很不客氣“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結尾評價“韓信、盧綰非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變,以詐力成功”

可見反覆善變,不守信義之人在任何時代都是人所不齒的,後世用三姓家奴來稱呼他也是恰當不過的。

古代跟着中國,是一姓家奴,1910年到1945年跟着日本,是兩姓家奴,45年以後跟着美國,是三姓家奴,韓國在古代,也就是古朝鮮王國時就是中國的屬國,後來又是日本和美國的屬國,所以叫萬年屬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