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金蟬脱殼典故

來源:魅力女性吧 3.01W
三十六計金蟬脱殼典故

金蟬脱殼,是《三十六計》裏的第二十一計,指蟬變為成蟲時要脱去幼早的殼。比喻用計脱逃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原文為:“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孫子兵法第二十一計, 是一種比喻, 是説蟬在脱變時, 本身脱離殼兒飛去, 只留下一個蟬蜕在枝頭搖曳。

例如宋朝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萬精鋭騎兵,要與宋軍決戰。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軍撤退,肯定會追殺。那樣,宋軍損失一定慘重。畢再遇苦苦思索如何矇蔽金兵,轉移部隊。這對,只聽帳外,馬蹄聲響,畢再遇受到啟發,計上心來。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下令兵士擂響戰鼓,金軍聽見鼓響,以為宋軍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哪裏知道只聽見宋營戰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宋軍連續不斷地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軍的頭領似有所悟:原來宋軍採用疲兵之計,用戰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宋營的鼓聲連續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到了第三天,金兵發現,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軍首領斷定宋軍已經疲憊,就派軍分幾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營,見宋營毫無反應。金軍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踴而上,衝進宋營,這才發現宋軍已經全部安全撤離了。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金蟬脱殼的典故是: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便使盡些伎倆,千愁斷我肚腸,覓不的個金蟬脱殼這一個謊。”

蟬變為成蟲時要脱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脱身,使人不能及時發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