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燕分飛 - 有何典故

來源:魅力女性吧 1.84W
勞燕分飛 有何典故

典故出自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古辭·東飛伯勞歌》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豔照里閭。 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帷綺帳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誰與同。”

“勞燕”指伯勞和燕子兩種鳥,“勞”是伯勞的簡稱,和“辛勞”無關。“勞”和“燕”分別朝不同的方向飛去,因此,它們的姿勢是“分飛”。如果寫成“紛飛”,那就錯了。

伯勞俗稱胡不拉,是食蟲鳥類,大多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為我國較為常見的鳥類。因為較常見,所以也就被寫進了詩裏。和伯勞一起走進詩裏的還有燕子。王實甫的《西廂記》中也有這樣的句子:“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勞飛燕各西東。”

在傳統詩歌裏,取意是:伯勞匆匆東去,燕子急急西飛,瞬息的相遇無法改變飛行的姿態,因此,相遇總是太晚,離別總是太疾。東飛的伯勞和西飛的燕子,合在一起構成了感傷的分離,成為不再聚首的象徵。

熱門標籤